•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楼主: 姗姗而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名画,感悟人生

 
76#
发表于 2010-11-8 23:39: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画廊高级领导人的支持!不要做门外看啊!请进来一起欣赏交流。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8 20:52


我两条腿都进来了(站在门边一角),我算艺术银了吗?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0-11-8 23:48:59 | 只看该作者
画-视觉, 音乐-听觉. 很多人听音乐不要背景, 可以把贝多芬的听成是抢收土豆, 还可以听成离婚的前前后后, 所以说音乐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使人更聪明. 但看画为什么要背景?
王二小 发表于 2010-11-8 23: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0-11-8 23:52:52 | 只看该作者
梵高他奶奶的又搬上来了,都搬过多少地方啦?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8 23:18


梵高他爷爷肯定是看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0-11-9 06:0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tujp 于 2010-11-9 06:14 编辑

回复 47# 姗姗而来
据说,现在那些艺术院校的老师只准按上级指示充当复读机讲课,不能擅自改变嘴型。学艺术毕业出来的,炒股的炒股,转行搞地产的搞地产,要不就一窝蜂去搞山寨货设计。
在中国,描绘农民同胞的题材还是有的,就是还有多少人乐意去欣赏,懂得去欣赏,为之而感动?


专制体制下的教育不培养独立思考,政府只豢养应声奉承的狗才,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今天屏蔽网络言论,教师只准起复读机的作用都是扼杀独立思考的精神,想让整个社会都遵从权贵统治,禁止民主思想的产生。十九世纪的沙俄也是如此,1863年当时的美术学院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传统使得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集体愤怒退学,单独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画家学会”组织,与学院派对立,研究现实主义绘画技术。当时俄国的民主运动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沙俄虽然也有类似于中国今天的新闻办、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之类,不通过审查批准的作品不允许公开出版。
但监管专门机关经受不住民主的压力,批准了学会的成立。

1870年“自由画家学会”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60~80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列宾也是其重要成员。并且该组织允许任何画家自由加入。
那时的俄国民众反封建压迫的民主运动使画家们感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于是纷纷站在了民众一边,创作出大量的人类精神文化瑰宝。

19世纪60年代伊.尼.克拉姆斯克伊(1837~1887)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创作了由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俄国著名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肖像组成的画廊。他的名画《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瓦.格.彼罗夫(1833~1882)是“展览画派”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名画《复活节的农村宗教行列》、《警察局长来进行审判》、《乡村传教》、《饮茶》等分别嘲笑了僧侣、神父和警察。他的名画《送葬》描绘了一个失去抚养者的家庭的悲剧,整个画面笼罩着浓重的悲哀情调。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斯妥耶夫斯基像》,十分逼真地画出了作家神经质的手及凝聚的目光,表现出了作家苦闷的心情。马克西莫夫(1844~1911)在“巡回展览派”中以反映废除农奴制后的农村生活著称。《分家》描绘资本主义造成农村宗法制家庭关系的破裂,《没落》反映地主阶级的衰败景象。米亚索耶多夫(1835~1911)的《地方自治局的午餐》则揭示了改革的虚伪和农村的阶级分化,《收割》是对农民劳动的赞歌。萨维茨基(1844~1905)的名画《修复道路》反映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和劳动人民受到的残酷剥削,《迎接圣像》反映农民思想意识所发生的变化,《出征时告别》描写俄土战争时被征入伍的农民与家人告别的情景,具有反战含义。这幅画作者整整画了十年。


苏里柯夫(1848~1916)是“巡回画展派”中的历史题材画家,他的画多反映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描绘悲剧性冲突为特征,以壮阔的群众场面见长。他的主要作品有《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斯捷潘.拉辛》等。

“巡回画展派”的瓦斯涅佐夫(1848~1926)主要画俄罗斯的传说人物。他的作品有《十字路口的勇士》、《三勇士》等。

19世纪下半期还出现了俄罗斯的民族风景画派。“巡回展览画派”的风景画家萨符拉索夫(1830~1897)的《白嘴鸦归来》描绘了俄国北方早春景色,伊.伊.希施金(1832~1898)善于描绘俄罗斯森林及伏尔加河畔景色,画风写实细腻,名作有《森林远景》、《松林里的早晨》等。伊.伊.列维坦(1860~1900)描绘自然景色时用笔洗练,色彩鲜明,对后来俄罗斯的风景画发展有较大影响,作品有《小白桦树林》、《金色的秋天》等。他还创作了另一种风格的风景画,其名作《弗拉基米尔大道》描绘了这条漫长的流放革命者到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天空阴霾,十字路口的墓碑和路标孤独凄凉。《墓地上空》的画面上是阴雨的天空和泛滥的洪水,墓地和教堂显得十分矮小。列维坦的风景画是19世纪俄罗斯风景画的高峰。

19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尼.阿.卡萨特金(1859~1930)是当时描绘工人题材的画家,代表作是《女矿工》。俄国19世纪最后一个现实主义画家是瓦.亚.谢罗夫(1865~1911)。他以描绘妇女、儿童的肖像画见长,代表作有《少女与桃》和《阳光下的少女》。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绘画方面,但雕塑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最著名的雕塑家是马.马.安达柯夫斯基(1843~1902),其代表作有《裁缝》、《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现实主义画派外,西欧现代派开始影响俄罗斯画坛,俄国出现了各种艺术团体,如“艺术世界”这个团体提出纯艺术和以艺术改变生活的口号,此外还有“金羊毛”、“红方块王子”、“驴尾巴”等艺术团体,但现实主义始终是俄罗斯艺术的主流。

俄国的民主运动被列宁误导,直至苏联崩溃俄国人才获得真正的言论、出版、结社权。中国人则至今没有这些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5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姗姗而来 于 2010-11-9 22:10 编辑

回复 81# lotujp

回复 81# lotujp
谢谢lotujp朋友详尽地介绍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发展史,以及联系我国的教育体制分享了一些见解,学习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喜爱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俄罗斯是一个令人敬仰的民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自己的灿烂文化为荣。
打开网页搜索,就会出现很多有关这个民族的经典艺术,欣赏之余,也能更了解这个民族,因为很多经典作品背后都藏有一个故事,反映时代背景。
在众多俄罗斯经典艺术中,我比较喜欢列维坦的作品,总是觉得他的风景油画给人一种唯美且带点幽怨的感觉。就如以下这幅《深渊》又名《夏天的傍晚》(1892年)


看过这幅画后,你一定会赞叹这幅写实风景油画,夕阳余晖,宁静透切的湖水是多么的美丽,令人向往。像二小和费老这两个网友,一定还会联想到,这傍晚的夏日湖里,鱼儿一定都游出来觅食了,正是抓紧钓鱼的好时机。 :-D (说笑而已)
如诗如画的景色,谁会想到这幅油画的命题叫《深渊》呢?原来在美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凄美的俄罗斯民间传说,如果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背景,听过画中这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当你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也许能给你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想象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0-11-9 22:25:21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细腻,见解独到。我喜欢这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杰出代表。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0-11-9 22:40:2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在无病呻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49:2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在无病呻吟
雅狐 发表于 2010-11-9 22:40

说得太好了,很多经典艺术的创作者本身就有忧郁症,我们们欣赏画的时候,有时来点无病呻吟很正常,也许这也可以叫艺术家气质。:laugh::laugh::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0-11-10 07:2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5# 姗姗而来
额最欣赏的是你的头像,离无法自拔只有一步之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0-11-10 07:36:23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细腻,见解独到。我喜欢这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杰出代表。顶!
group7 发表于 2010-11-9 22:25

既然俺师傅把俺想说的都说了。俺也不班门弄斧了,谢谢分享!
这画俺系第一次看见呢。后人的评语不一定代表画家的思想,谁知道那斯想的什么,据说蒙娜丽沙的手还有点变形呢,还不一样是名画。徒儿胡言烂语,免得师傅责罚,说完了赶快溜。。。
对了,师傅为何不把您的画作拿来晒一晒,这儿的人个个会评说,贫去贫来,就可以评出名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0-11-10 07:5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国无为 于 2010-11-10 08:08 编辑
说得太好了,很多经典艺术的创作者本身就有忧郁症,我们们欣赏画的时候,有时来点无病呻吟很正常,也许这也可以叫艺术家气质。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9 22:49

据说诗人更可怕,还有点神经质呢,如果我们欣赏时不发点神经,呻吟一下,确实是进入不了状态。画家不怕“对牛弹琴”,而是怕一群牛对她弹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0-11-10 08:0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国无为 于 2010-11-10 08:09 编辑

姗姗的解说很好,听姗姗的解说,俺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当时老师们就是这样讲解名画的,名画之所以是名画就在于它的教育意义和给人们内心的震撼力,比如大卫的马拉之死等等,这是一个好贴,称赞一下!:cl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0-11-10 19:16:25 | 只看该作者
19世纪俄罗斯风景绘画《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作者: A·I·Kuinji,A·I·库茵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0-11-10 19:21:19 | 只看该作者
19世纪俄罗斯风景绘画《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作者: A·I·Kuinji,A·I·库茵芝
lotujp 发表于 2010-11-10 19:16
这水平也忒高了不是?令人瞠目结舌:thumbup::cl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0-11-10 19:4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tujp 于 2010-11-10 19:49 编辑



《送葬》
作者彼罗夫(1833-1882),创作于1865年。19世纪中期后,俄国开始涌动民主主义思潮。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影响与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感染下,一些画家积极从文学作品中去吸取营养,力图从学院派只能画圣经题材、历史故事的束缚摆脱出来。《送葬》这幅作品取材于俄国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严寒-通红的鼻子》,既具有给文学作品插图的意义,又可视为一幅单独的作品。绘画表现的是一家主要的男劳力死了,被装入棺材运往墓地埋葬。在冬天寒冷的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送葬的人只有他的妻人和两个孩子。还有一只忠实的狗,显得非常凄苦。不懂事的小孩子已睡着了,另一个懂事的姐姐瞪着眼睛好象在考虑着将来的生活。寡母虽然只留下一个背影,但这个背影画得非常有感情,她的劳累,她的痛苦尽在不言中。
作为中国人看到这幅画也会联想到毒奶被害的家庭,最近刚有因不满奶害的家长被判刑,只可叹艺术家们太麻木了,社会太麻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