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3°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0°
    温度感觉:
查看: 14534|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迎新春音乐什锦 (By: Mr. 【alfonso】)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56: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我们传统节日的临近, 在加国已呆有数载的我越来越多地回忆起我们自己的春节活动中的许多民俗---

例如:现在国内许多家恐已开始采购、推销年货.准备团年饭、守岁酒以及春节年食,如饺子、面条(北方一带,年糕、汤圆(南方一带)...再有就是新年的服装、鞋帽,打扫家庭与环境卫生的“掸尘”习俗... 此可为物质准备习俗…

然后是节日中家庭团聚、拜年的社会交往联系、团体的集会、各种家庭与社会的节日礼仪…此为社会礼仪民俗

春节祭天、祭灶、祭祖、烧头香、送财神……等祭祀民俗,春节禁忌,春节卫生习俗,春节社火游艺习俗。,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年画、 剪纸、鞭炮、舞龙、焰火、舞狮、民歌、曲艺、戏曲表演等尤其是春晚节目在春节会特别重要红火…可归类为精神民俗

在中国春节几乎是一年中生活的高潮,而这些节日民俗则将人们对其节日的重视集中展现出来…

我们这些飘扬过海移民一族…即使享受再好的福利,再大的别墅,再美的生态环境,但每逢佳节倍思亲, 仍躯不散思乡的别愁……...浮生若梦,究竟为欢几何?

在海外过节还是弘扬一下我们自己的精神文化民俗,因人们常喜欢用"岁月如歌"来表达流失的岁月,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歌,歌里珍藏着每个人不同的故事,或一个梦想,一段岁月,一个朋友,一段情...

因此在这新春来临之际, ALFONSO在此POST出几首歌, 恭祝大家在2008年的鼠年里:"鼠"不尽的快乐!"鼠"不尽的收获!"鼠"不尽的钞票!"鼠"不尽的笑容!"鼠"不尽的幸福!"鼠"不尽的美满生活!  :p


也希望哪位网友将自己喜好的的歌曲(曲目)共同献出来共同分享...让我们一同恭贺我们自己即将到来的节日!


民乐合奏:春节序曲

1201406194.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24)

1201406194.gif
94#
发表于 2008-3-2 22:12: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今天 正月 十四,明天十五,
标志着 过年要过完了,
新的一年的劳作又要开始了。
亲朋就利用这两天,
进行过年的最后一次欢聚团圆,
用吃米团子, 汤圆表示互道珍重,
互嘱别忘了来年重聚首,喜相逢,再团聚。。。
同时也借机思念并祝愿未相聚的亲朋。。。

---- 我印象中, 小时候 老家似乎没有闹元宵一说:
太穷 or 别的 风俗??? 我就记得上面那些!



”【原创】迎新春音乐什锦“ 是个 有始有终的好贴!
来首歌庆祝一下:

明月千里寄相思



120451392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9)

1204513925.jpg
9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21:08:20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辛弃疾的诗确实很有感染力!

但让人不能不想到李白的"月下独酌"---这两首正好是一种反差对比:辛弃疾这首诗是通过元宵节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描述(感慨)他的联想;而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来自网落: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92#
发表于 2008-2-21 18:09:4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欣赏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万千颗树上闪着红亮的灯光,晶莹耀眼,千家万户门前红灯高照,晨星灿烂。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火树银花不夜天”。开篇词人就描绘出了一幅灿烂缤纷的元夕画面。
  “宝马雕车香满路”:载着达官显贵和家眷的装饰华丽的车子,由一匹匹的骏马拉着,一路香风四溢,这是一片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乐曲悠扬,凤箫声声,伴随着皎洁的明月的运行,通宵达旦的人们举着鱼形、龙形的灯笼载歌载舞。
  
  这是一首着力运用反衬的绝妙好词。上阕主要渲染元宵节之夜的热闹繁华,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气氛醉人。下阕前两句,又重笔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盈盈的景象。而这一切都不是本词的主题所在,而只是为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做陪衬。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在这繁华热闹、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的元夜观灯的女人们,像阵阵清风,带着盈盈笑语,缕缕幽香,欢天喜地朝前奔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在那众多的游人中一一辩认,千遍万遍的地寻觅着那个人儿。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却站立在灯火零落稀疏没有礼花飘落的幽僻地方!
  
  至此,读者已经意识到前面用大量笔墨,极力渲染元夕的热闹繁华,节日的流光溢彩,目的不在写景,也不在抒情,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而这个人不慕繁华,品性高洁,在人们趋奉竞进之际,耐得冷落,耐得清淡,耐得寂寞。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受到朝廷冷落,不肯趋炎附势、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诗人自己!这是辛弃疾屡遭排斥后,借元夕所见以自述情怀,立意甚高:进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退则斯人独处,自甘淡泊,安于寂寞。
  
  这首《青玉案·元夕》,千百年来,很多人读了之后都能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王国维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也正说明了《青玉案·元夕》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给予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独到的启示。
回答者:yxm2458 - 举人 五级 3-22 08:42
91#
发表于 2008-2-21 17:39:17 | 只看该作者
元宵节又有中国情人节一说,在我看来,不过是现代人把它美化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封建时代,女子平时只能困在屋里,练习女红(gong),无才便是德,甚至站在门口往外瞧瞧,都被指责为倚门卖俏。只有到了元宵节,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出外赏灯,青年女子才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子,故美其名为“情人节”,其实不知包含了多少眼泪与残酷。

好了,时代进步了,倜傥少年,姐们也可以好逑了。听歌:

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
翁清溪 曲

邓丽君 演唱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和这首词意境相近的还有: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2:59:22 | 只看该作者

“元宵”的多种制作和食法

南方人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煮“元宵”也有技巧:轻轻捏。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元宵”除了煮食外,还有多种食法:

    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油炸“元宵”时,有时会发生“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溅伤人的现象。如在“元宵”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即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炸时要用小火温油,这样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拔丝“元宵” 将“元宵”炸好备用。用食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元宵”,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穿衣“元宵” 将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锅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滚粘均匀,出锅上盘,逐个摆开,互不粘连,冷食、热食皆宜。

    蒸“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恣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有底油的金属盘内,连盘放进烤箱,烤至色呈金黄、熟透,取出装盘,以绵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酒醉元宵:将特制的“百子头”小元宵煮熟后放在碗中,再将煮沸后的甜酒浇入。打入鸡蛋花更佳。甜酸软滑,酒香醉人,色、香、味俱全。

    烘烤元宵:将元宵摆于抹有食油的铁盘内,入烤箱烤至金黄色,取出盛入小盘内,撒上白糖。如此不仅无油腻感,而且清香甘甜。
8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2:57:08 | 只看该作者

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

现在国内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2:5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 天津人 熟人见面头一句 拜年说什么呢?

*********** 天南地北 都叫 “油条”, 天津人为什么叫 “煎饼果子” ???  不懂哦!!!

  天津离北京不远呀???!!!

我也不清楚,天津的早点:大家都是这么叫"浆子(豆浆),果子,豆腐脑"再加个"锅巴菜"...

另外,鸡蛋被叫做"白果"....
87#
发表于 2008-2-19 21: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最初由[alfonso]发布
春节拜年与忌门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过去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现在这些讲头已不存在了...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 天津人 熟人见面头一句 拜年说什么呢?

*********** 天南地北 都叫 “油条”, 天津人为什么叫 “煎饼果子” ???  不懂哦!!!

  天津离北京不远呀???!!!

120347308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7)

1203473084.jpg
86#
发表于 2008-2-11 16:03:46 | 只看该作者
"破五" is coming, happy "破五" though!!   
85#
发表于 2008-2-11 00:54:4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tinahu]发布

你去的目的是让他们开心阿。
他们开心你就开心了。

Thanks!

It is so great!!!

Good night!!!

1202709289.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5)

1202709289.jpg
84#
发表于 2008-2-11 00:45:4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So, will it be very boring ???

Is there no fun ???

你去的目的是让他们开心阿。
他们开心你就开心了。
83#
发表于 2008-2-11 00:42: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tinahu]发布


语言没要求阿,你说话他们也没反应。说那国话都成,基本上是香港和台湾的老太太。也有外国老太太。

So, will it be very boring ???

Is there no fun ???

120270853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0)

1202708534.jpg
82#
发表于 2008-2-11 00:36:2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俺问语言要求 ?????????

(您答 动作。。。)

语言没要求阿,你说话他们也没反应。说那国话都成,基本上是香港和台湾的老太太。也有外国老太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