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走的是没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3:0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backchina.com/newspage/2008/06/02/157717.shtml

香港6月2日电(记者 陈巧聪)台湾大学政治名誉教授张麟征今日在香港表示,四重迷思狠狠捆绑着马英九,使他的大陆政策看起来有点颠三倒四,其实马英九的大陆政策特色是政经分离、只要不给,走的是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小脚放大”的大陆政策。

  张麟征下午在香港出席“香江论坛”,并发表“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与两岸新局”的专题演讲。

  她说,马英九上台,大陆对他寄予无限的期望,马英九所提出的包机直航、两岸经贸正常化等要求,大陆都一步到位,爽快地全面回应;但是大家对马英九感到错乱,不知他的大陆政策往哪去?她指出,马英九受四重迷思所捆绑,以致大陆政策没办法突破。

  她指出,马英九的第一重迷思是:选票。在马英九的民粹思维里头,765万选票对他来说是不够的,他要的是全民的选票,因此他不断地照顾没投票给他的 544万绿色选民,任命赖幸媛为“陆委会主委”,就是为了踩煞车。

     第二重迷思是马英九的外省人省籍原罪,所以他不断朝着台湾认同方向走。以前他说自己是中国人,要推动终极统一,现在马英九讲以台湾为主,连结台湾,绝口不提“一个中国”原则。

  第三重迷思是马英九在原罪的迷思束缚下,朝台湾“主体意识”靠拢,窜改“九二共识”。马520演说中说,“政府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达成一中各表共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发展,今后政府要继续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早与对岸恢复协商”,“九二共识”被马英九巧妙地包装成“一九九二年两岸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把自己的主张塞进大陆的嘴巴里。

  第四重迷思是美国价值与美国利益。马英九受美国教育,言必称民主、人权,他很重视美国利益,因为他将来连任都要靠美国,所以他说要采购必要的防卫性武器,提升台湾的“国防”预算。媒体消息指,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4月会见了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萧美琴,说虽然民进党败选,你们不要灰心,美国还是支持你们,包括金钱上的需要。张麟征指出,美国绝对是两边押宝,这让马英九心里忐忑,美国害怕马英九向大陆倾斜,所以马英九对大陆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张麟征表示,马英九的大陆政策特色是政经分离、只要不给,马英九不会和大陆谈统一,但他吃定大陆,走的是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的独台路线,“小脚放大”的大陆政策,拿开裹脚布,小脚也不会长成天足。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不可能为大陆全新翻造,两岸不可能一下子水乳交融,任用赖幸媛就是为了踩煞车。

  她说,大陆也不点破,对台湾执行的是寓言“北风和太阳赛跑”的阳光政策,大陆很自信,马英九所开出的包机直航、经贸正常化等清单,大陆全面回应,大陆也不笨,争取不到马英九,就争取台湾的民心,把政策做到岛内,让台湾人心里舒坦,消除对大陆的敌化。

  其次,马英九要夺回两岸政策的主导权,大陆也不是没有牌可以牵制马英九的。吴伯雄登陆,大陆将接待吴伯雄的层级拉高到和连战的破冰之旅一样,将大礼送给吴伯雄,管你“海基会”才是第一轨道,就直接把好处先给国共平台。再者,大陆将来很可能打民意牌,利用“立法院”监督行政部门的政策是可着力的。

121248057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2)

1212480573.jpg
23#
发表于 2008-6-8 17:30:55 | 只看该作者

李登辉路线?

李登辉的台湾人求认同路线的确会被延续。但速求独立的理念也会渐渐被大多数台湾人抛弃。

随着两岸从上至下的深度交流,台湾人民对于大陆的敌视态度定有所改变。

如是两岸长久和平相处,形成地缘人文上的统一,倒是比单为追求国家主权之统一意义来的更大。
22#
发表于 2008-6-7 22:31:59 | 只看该作者
国泰民安、世界太平的利益,以中华民国来说,现值是13亿的13亿次方初估吧。
在中华民国的现有事实政党的现值,还真的没一个能以选票来计值,能达到1千3百万的吧。
所以基於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当务之急就是建立技术上无缺失或极低缺失的自由、宪政民主、法治的一成年公民一票的直接秘密投票选举机制。

最初由[电脑之哥]发布
统一中国纲领:
一、恢复中华民国在大陆地区主权,实现国家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二、中华民国总统府迁回南京市;
三、马英九仍为中华民国总统;
四、两岸商定统一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
五、国家利益10000倍高于政党利益。
21#
发表于 2008-6-7 21:35:12 | 只看该作者
统一中国纲领:
一、恢复中华民国在大陆地区主权,实现国家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二、中华民国总统府迁回南京市;
三、马英九仍为中华民国总统;
四、两岸商定统一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
五、国家利益10000倍高于政党利益。
20#
发表于 2008-6-6 14:29:02 | 只看该作者

邪终不胜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乍看来有据。
但恐不能排除邪终不胜正。

最初由[甲]发布
放心
九九玩不过涛涛
19#
发表于 2008-6-6 14:12:25 | 只看该作者

放心

九九玩不过涛涛
18#
发表于 2008-6-6 10:24:40 | 只看该作者

马上不一样!“陆委会”换掉绿底看板

马上不一样!“陆委会”换掉绿底看板

加国无忧 51.CA 2008年6月6日 08:18 来源:中评社

      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陆委会”也悄悄改变门面了,原本挂在“陆委会”会议室及记者会现场的绿底布景看板,今天由工作人员拉起布幕遮盖住,改换上8年前国民党执政时期的金色招牌。

  吴钊燮担任“陆委会主委”时期,在“陆委会”会议室及记者室挂上绿底的背景看板,这块看板绿色明显多于蓝色,而且刻意把绿色放在上面,蓝色被压在下面。

  今天“陆委会”工作人员悄悄拉起红色布幕,把绿色的看板遮盖起来,改挂上金底的“陆委会”招牌。

  这块国民党执政时期制作的招牌,被尘封在储藏室多年,如今终于又重见天日。

  尘封多年的“陆委会”金色招牌,今天重新被挂起来。(中评社李仲维摄)

  这是民进党执政时期的“陆委会”看板,绿色大于蓝色,且把蓝色压在下面。(中评社李仲维摄)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06/06/152808.shtml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9:35:11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和平协商前先撤瞄台导弹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 ... _5_17_25_33_29.html

明报/两岸海协与海基会将在下周恢复中断9年的协商,台湾的总统马英九表示,若两会协商在业务上有必要,欢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访问;至于大陆赠台的2隻熊猫,马英九称,只要条件齐备,应该尽早来台。

两岸7月将迈出很大步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上月底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举行「胡吴会」,两人也单独密会40分钟,吴伯雄说,他感觉大陆不会对台射导弹,马英九昨天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指出,两岸若要真正和解,有必要和平协商,他重申两岸在和平协商前,大陆应先撤除瞄准台湾的导弹,或以其他方式除去对台湾的威胁。

加入世卫台名称可弹性

对于周末包机、大陆陆客抵台观光及人民币在台全面兑换预定可于7月实施问题,马英九表示相当乐观,指两岸在7月将迈出很大的一步。

至于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问题,马英九说,在名称上将弹性因应,期待明年能加以解决。

(明报驻台记者 彭孝维 专电)

121271251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3)

1212712511.jpg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9:29:27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的理念和身不由己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 ... _5_16_4_33_432.html

香港文汇报 刘斯路/马英九「五二○就职」演说,应该说是他的执政纲领。不过,海内外似乎还是感到「雾煞煞」的,对于他到底是走李登辉路线还是走连战路线,有相当多的争论。台湾蓝营学者张麟徵,过去一直是批扁勐将,现在也直指马英九走的是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事实上,不管马英九的理念终归是什麽,目前却是形势比人强,台湾不是李登辉时代的台湾,大陆也不是十多年前的大陆,马英九要走李登辉路线也难。

 在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北京,以及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接受海协会邀请展开两会复谈之际,李登辉透露,马英九在委任台联前立委赖幸媛出掌陆委会主委前,曾谘询他的意见。他向马英九说,赖幸媛会扮演「煞车掣」的角色,一旦认为有需要,会放慢两岸关係发展步伐。之前,海内外舆论其实已看到这点,不过,还是给马英九留点面子,还要往好的方向作解释。但是,李登辉并不给马英九模煳的空间,还是要点破这点,显然,李登辉是逼马英九按他的路线走。

发挥国共平台符合两岸利益

 那麽,马英九又如何呢?马英九在接见美国联邦众议员史密特,提及「九二共识」时又有一套说词,他说他「期许两岸能在『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前提之下,以维护台湾自主性与尊严为基础,尽力改善两岸关係,创造对等沟通与和平协调的平台」。赖幸媛早前称,「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马英九的新说词和李登辉的宠将赖幸媛的说法同出一辙。把「九二共识」解释为「一中各表」,其实强调的是「各表」,是玩另类的「一边一国」,实质方向就是新的李登辉路线。

 对此,北京是怎麽看呢?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见吴伯雄时说,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只要在这个核心问题上立场一致,其他事情都好商量。不过,胡总并不希望挑起争论,他一方面说,要搁置争议,另一方面说,要继续发挥国共两党平台作用。说搁置争议,是不希望与马英九作无谓争论,并且给予马英九弃李登辉路线走连战路线的空间。

 吴伯雄说,国共两党今后需要继续加强交流对话,让两党的交流平台根基更为稳固、效益更为深远。两岸协商恢复后,双方的制度化协商与国共两党的交流平台,应同时发挥作用,就像两条腿走路,交替向前,可以行稳致远。马英九其实连国民党干政也不悦,就更不太喜欢国共平台了。但站在吴伯雄的立场,这不但符合他的理念,而且也增加他和国民党在台湾的影响力。

 事实上,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是以「不统不独不武」为理念,也就是纲。但胡锦涛和吴伯雄会谈都没有提这个口号。在北京方面,原因很简单,北京还是要「统」,若接受「不统」,现在中央的所有对台工作都失去意义。但北京也没有批这个口号,而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因为还要给马英九面子。目前,北京也不提「统」,只提签「两岸和平协议」,而且是先经济后政治,相信这是北京对马英九一个务实的寄望。实质,也是促马英九走连战路线,而不是又回到「一边一国」。

 马英九「五二○」演说后,香港有评论说,两岸形势又回复九十年代头五年,也就是李登辉时代。其实,这个评论毫不入流。固然,国民党重新执政,李登辉也促马英九走李登辉路线,这与过去有一样的地方。但这是很表面的事情。事实上,大陆已不是过去的大陆,台湾也不是过去的台湾。对比时代的不同,可能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但是,核心是两点,第一,两岸的综合实力对比,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李登辉经常说等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和我谈统一,现在广东的GDP已超逾台湾;过去,台湾还有一点台海制空权,现在只有求大陆撤飞弹的份儿。第二,陈水扁的失败说明,形形色色的「台独」都行不通。因此,马英九要走李登辉路线难多了,而他目前的最大政治诉求是争取连任,要连任就要经济好,说来说去,马英九有求于北京的事太多。
(文汇论坛)

121271216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3)

1212712167.jpg
15#
发表于 2008-6-5 14:10:05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的外交部走的「李登辉路线」的最新脚步

马英九的外交部走的「李登辉路线」的最新脚步

今日晚报 2008.06.05

欧鸿炼:公文书宜用访华 未禁用访台

中央社

 外交部长欧鸿炼今天表示,上周通电外馆请驻外人员在公文书於外宾来访时,「适宜」称「访问中华民国」或「访华」,但不是要严格规定不能使用「访台」。他表示,这是配合新政府的政策基调,在总统府未统一规定下,外交部先行的「权宜过渡」措施,他已建请高层宜统一规范。

 欧鸿炼上午受访时表示,基於新政府政策基调路线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外交部在公文书称呼自己与对岸时,适宜使用「中华民国」与「中国大陆」。

 他说,上周外交部通电各驻外馆处,希望在访宾来访时,「宜用」访中华民国或访华的简称,并称呼对岸为「中国大陆」或「大陆」。

 欧鸿炼表示,这个电报不是要严格硬性规定不能使用「外宾访台」,只是要强调政府政策基调,适宜使用自己的正式国号,但事实上有时电报为了文字精简,用访台也没有关系。

 至於称呼对岸为「中国大陆」或「大陆」,则是避免造成「两国」的印象;他指出,因为现在处理两岸问题的基调就是「维持现状」,现状是我方这里是「中华民国」,如果称对岸那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变成「一边一国」,所以称「中国大陆」,对岸从来没有反对过,所以用「中国大陆」称呼对方是比较合适的。

 欧鸿炼表示,在发这份通电前,他已先请示总统府,因其他部会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也建请总统府针对「称呼」研拟统一规定,现在高层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

 是否外馆有去台湾化的疑虑或反弹?他说,这份通电发出后外馆的意见没有直接反映到外交部,如果部分外馆使用「访台」,外交部不会去纠正,现在要等「高层」最后决定。

 外交部发言人叶非比也指出,配合政策基调,外交部网站已改为「中华民国外交部」,但英文仍加注台湾,使用的是「R.O.C.(Taiwan)」,在与友邦正式往来的场合,当然是用正式国号来互称,但在一些可能引起混淆的场合,也会适当加注台湾。

 记者询问,现行中华民国护照加注台湾的方式会不会有改变?叶非比回应,目前没有看到改变的迹象,护照是国人在国际间旅行,能够让国际社会比较清楚识别的身分文件。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0501085,00.html
14#
发表于 2008-6-5 13:21:19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走的「李登辉路线」的最新脚步

马英九走的「李登辉路线」的最新脚步

马英九政府通令不称“中国”称“大陆”

加国无忧 51.CA 2008年6月5日 08:50 来源:中评社

台北6月5日电/马英九上任,两岸关系结束冰封,台湾官方对大陆的称呼也将随之调整,迈向和解。台湾“外交部”日前已经正式通电各驻外馆处,今后在公文书上称呼大陆时,要称“中国大陆”或“大陆”,外宾来访则使用“访华”,不再沿用扁政府时代的“访台”。

  扁政府时代,官方一律称呼大陆爲“中国”,称自己爲“台湾”,以凸显“一边一国”,甚至连“中华民国”四个字都是能不用就不用。

  依往例,政府部门召开国际记者会,都称呼爲“中外记者会”,扁政府时代的“新闻局”自创新名词“台外记者会”,刚开始让台湾媒体一头雾水,不知什麽叫“台外”。

  马英九上任后,府院提到大陆时,都已改用“中国大陆”或“大陆”。“总统府、行政院”正式新闻稿、官方文件,都不再称“中国”。

  仍由绿营人士主导的官方中央通讯社,日前自行将“总统”马英九、国民党主席吴伯席谈话提到“大陆”,篡改爲“中国”的离谱行爲,令外界侧目。一直到现在,中央通讯社其余新闻稿,凡提到大陆,也都改爲“中国”。

  由于两岸关系敏感,使用名称不准确,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困扰,台湾“外交部”才通令外馆,统一标准。不过,在对内方面,“行政院”还没有做出统一规范。

  “外交部长”欧鸿炼日前首次与媒体茶叙时,提到大陆都以“中国大陆”称呼。他表示,这是因爲政府处理两岸问题的基调就是“维持现状”,因爲这里是“中华民国”,如果称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变成“一边一国”,所以他称对岸用“中国大陆”,对岸也可以接受。

  欧鸿炼指出,我们称“中国大陆”,他们从来没有反对过,未表异议,所以用“中国大陆”称呼对方是最合适的,因爲称“中共”好像也有点奇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很妥当,用“中国大陆”可以区分比较清楚一点。

  据悉,欧鸿炼上任后与“外交部”人员谈话时,即以“中国大陆”或“大陆”称呼大陆,也要求“外交部”人员以后这样称呼。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06/05/152743.shtml
13#
发表于 2008-6-4 22:02: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2#
发表于 2008-6-4 21:55: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1#
发表于 2008-6-4 21:50: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