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0°
    温度感觉: 10°
查看: 284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毛+王洛宾+情+爱=千古绝唱(含遗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17: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毛自杀17年后,友人首度曝光"遗书",引发争议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551197.html
(来源:成都商报)

 今天是作家三毛诞辰65周年的日子,距离她1991年自缢身亡已经过了17年,关于三毛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人们并没有在现场发现她留下任何遗书。但在最新一期的《康熙来了》节目中,三毛好友眭(sui)澔平首度公开了三毛遗书。眭澔平说,三毛把遗书夹在给他的书中,等他发现的时候,悲剧已经发生了。但也有人质疑此事,因为落款上没有具体日期。

直击 三毛遗书首度公开

  由蔡康永和小S主打的新一期《康熙来了》主题似乎有些凝重,居然是“有些话我怕来不及说”,邀请一些文化娱乐圈的名人来谈自己在以往岁月中留过遗书的故事。自由探险家眭澔平也来到现场,很少人知道,三毛生前和比她小17岁的眭澔平有一段忘年交,三毛去世后,眭澔平还买下三毛的房子。在节目快结束的时候,蔡康永突然说:“(眭澔平)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的遗书,不过当时他没有及时发现对方留给他的这封遗书,那封遗书是在她送给他的书里。”

  眭澔平点头承认并表示这个人就是三毛,三毛在她自杀前几天赠送给自己一本书,“刚好那个时候,我出版了我的第三本书,她也出版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就是她的《滚滚红尘》,不过后来翻到以后就发现里面夹了这篇文章。”不过,当眭澔平发现书里三毛留下的遗书后,悲剧已经发生了。眭澔平表示,三毛之死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他觉得在那个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时机,因此过了17年,才把三毛这封书信公开。蔡康永在节目中念了三毛最后留下的文字,其中“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显然,这是写给眭澔平的,但这些文字并不太容易让人懂,比如三毛提到375把钥匙、爱人同志这样的词语,眭澔平在现场解释说,这其实跟他们平时的聊天有关,因为他形容三毛是一个旅馆,有375个房间,所以接待处有375个格子,共放着375把钥匙。而“爱人同志”也是他们聊天的词句,“我们很渴望交到一种朋友,就是你爱他,但大家又志同道合。”眭澔平表示,这里面三毛并没有直白地说到死,“她说飞天的时候就是要离开的意思,这是一个很人文的东西。”

    争议:是遗书还是书信

  在眭澔平把三毛的遗书公开后,各地的三毛迷纷纷互相转发和讨论,因为在节目中有三毛的这封信原件的镜头,而且从手写的字体来看,的确是三毛的字迹。一些看过节目的读者也表示,“应该是三毛真正的遗书,看来她当时是想好要走的。”也有的读者表示怀疑,“上面并没有看到日期,怎么能证明是在她自杀前写的呢?”

  三毛在 1991年1月4日自杀,警方调查后宣布,三毛是以一条肉色的丝袜,绑挂在浴厕马桶上方一个铁钩上,再将丝袜套在颈部,认为三毛自杀是因为她自尽的浴厕内设有马桶护手,三毛只要有一点点的求生意念,就可立即扶住护手,保住性命,但现场没有发现任何遗书。正因为如此,有关三毛的死因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都没有具体的证据,现在,眭澔平公开了三毛的遗书,似乎能够证明当时三毛去意已决,但无论怎样看,这并不像一个一心求死的人写的文字。曾策划推出《三毛私家相册》的传记作家师永刚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2005年出书的时候曾经和三毛的家人频繁联系,至今没有听说三毛留下个人遗嘱,“我觉得这样只言片语的文字,三毛写过很多,它恐怕不能被称为是遗嘱或者遗书。我研究三毛很长时间,她爱给朋友写信,常常是亲爱的某某,但这样的词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她的礼貌习惯而已。”(记者 蒋庆) 

  三毛遗书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

  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我那一批三百七十五个钥匙,起码有一百把要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了,为了亲他,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一点点口红,可是他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在汽车里?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

  爱人三毛

1147737363.jpg (113.92 KB, 下载次数: 8)

1147737363.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25:17 | 只看该作者

新疆达坂城: 参观王洛宾艺术展馆

http://forum.dwnews.com/showthread.php?t=348440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线路经过达坂城,它离乌鲁木齐80多公里,距吐鲁番100公里。 达坂城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即无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无惊人的民族风情;没有惊人的古迹,没有特别的故事,但它却仅因一曲“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

在这条沿线上先经过亚洲最大的风能发电场-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达坂城风口是新疆三大风口之一。停车参观,一下车立刻觉得大风呼呼迎面袭来,人人都是眯着眼睛捂着帽子弓着身子前行。这里的风究竟有多强多大?唐朝大诗人岑参在这里写下了如此的诗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这里是否总是大风天?且听当地人的回答: “达坂城的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就刮6个月”。

当我们的车经过达坂城时,司机欣然为大家唱起了《达坂城的姑娘》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达坂城的石头圆又硬呀,西瓜大又甜啊。那里的姑娘辫子长呀,两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赶着马车来。” 边唱边开,还路过了一个在高速路边的王洛宾纪念馆,看上去很简陋:



而此行所参观王洛宾艺术展馆,座落在游客观光点古城白水镇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36:26 | 只看该作者
王洛宾(1913-1996)

中国20世纪最富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被誉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一生编曲作词接近千首。他的经典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马车夫之歌》、《哪里来的骆驼队》、《达坂城的姑娘》……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多少能够唱出来的歌曲。

他一生坎坷,在大西北生活了六十余年,其间三次入牢在监狱中生活了近18年之久。在他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



王洛宾1913年出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的音乐导师是俄国沙皇的御妹沙多夫伯爵夫人,是王洛宾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老师。导师发现王洛宾非常有音乐天赋并建议他大学毕业后去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王洛宾告别北京的亲人赴山西省参加了八路军。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三十多首抗战歌曲。此外,他还搜集、改编了《半个月亮爬上来》、《康定情歌》、《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都达尔和玛丽亚》、《玛依拉》等歌曲,这些歌曲很快在各地传唱。

展馆内部分王洛宾的手稿:









1941年王洛宾被当局以 “共产党嫌疑犯”罪名逮捕,关进兰州沙沟监狱达一年。他受尽折磨,他为狱友们谱写了《囚徒之歌》、《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等二十余首囚歌。

1944年王洛宾被营救出狱,回青海从事音乐教育,这一时期,他改编了《阿拉木汗》、《送大哥》、《青海情》等20多首民歌。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洛宾又将青海民间小调《四季调》改编成歌舞《花儿与少年》,并很快在青海及各地传唱。

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翻译出版了《苏联最新歌曲集》。

1950年,悲剧不幸又落在王洛宾身上。他因家庭困难得不到解决,写信给新疆军区政治部要求辞职。当年携家属回北京居住,并到北京八中任教,被选为北京市音教联常委等。 1951年,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妻子受惊吓卧床不起,留下三个无人照料的儿子离开了人间。

1952年,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

1954年被释放后,他被安排到南疆军区文工团任教员。

1960年,王洛宾又因历史问题被关进乌鲁木齐第一监狱长达15年之久。狱中,王洛宾以惊人的毅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用中、英文对照写出的《共产党宣言》组歌、《毛主席语录》组歌及8首歌曲等。

1975年他才被刑满释放,这时他已62岁。1979年,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新疆军区于 1981年为王洛宾举行了平反大会。此后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而他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坐落这里的王洛宾雕塑像,底部刻有他所作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五线谱:



王洛宾在兰州再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过程:

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我国抗战的物资路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示答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律,却一下子震惊了音乐家王洛宾。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去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朋友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

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人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由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全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兰州王洛宾的那间斗室里诞生了。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听了很感满意。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达坂城的姑娘》,并配以刚学来的维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所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口哨声,会场上出现了空前的演唱效果。歌曲立即不胚而走,传遍了兰州大街小巷。时不时地听到青年人哼唱儿句“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圆,西瓜呀大又甜,…".

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 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 1996年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这首歌第一次被外国人公演是1947年,由美国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演出。1998年,台北跨世纪之声音乐会,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以此曲压轴。

这是在艺术上被专家给予最高评价的王洛宾歌曲,被称为“艺术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这是王洛宾个人最珍视的歌,最后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2:54:58 | 只看该作者

三毛在成都

(作者: lovestoned)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ghy&MsgID=349855
                             
        三毛,成都,这两个词都能立马触动我的神经。成都是我的家乡,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记忆。我的亲人,朋友,我的青少年时代,甚至我的性情,都和这个悠然自得,空气中漂着麻辣味的城市
有关。

三毛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偶像。从第一本"沙哈拉的故事"开始,我就不可就药的爱上了她。我迷恋她的风度,涵养,醉心于她的幽默感和女人味,羡慕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经历。那时我就知道我想要做个什么样的女人了。三毛的一句话,不知不觉成了我以后的座右铭: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青菜豆腐,还是阳春白雪,我都想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

不知不觉,三毛已经离开人世17年有余,我也从一个懵懵恫恫的少女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整日幸福地生活在柴米油盐中,几乎忘了当初出国的动力,就是为了象三毛那样,背着行囊,浪迹天涯。

那天不知为什么,突然又想起三毛来。我是记得90年9月三毛来成都逗留过几天,在从西藏回来的路上。一个叫肖全的年轻摄影师给三毛在成都的小巷,茶馆拍过一组照片。稍后照片在科大后面的"茅屋茶馆"展出,我还去看过。

于是我在网上拷了一下古,得到如下信息。也终于知道了肖全给三毛在成都摄影的背后的故事。肖全当时25,6岁,不知道菏西是谁,没读过一本三毛的书,但看看当时47岁的三毛是怎样"电倒"肖全的。

我5年没回国了,不知道有本"三毛私家相冊"和肖全的"天堂之鸟"的书,也许我拷来的信息已经过时。但对那些跟我一样爱三毛,又没有看过这两本书的姐妹(/兄弟)们,也许能算是一点信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录1:

1990年三毛来到成都,我和一个记者朋友打电话过去。她说我安排满了,两天后你打电话来试一试。我说甭理她,我们今天下午就去。要是搁今天我肯定做不到,这倒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随着你见过很多、经历很多以后,你会懂得一种客气,一种礼貌。

  后来我们就去宾馆敲门,三毛住在673房。她把门打开,脸上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说你们采访啊,进来吧。就那一下,三毛的命运、她的苦难、她的艰辛,就那一下哗一声扑面而来,那是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的一类女人。我见过很多女人,尽管这漂亮那漂亮,但是都特别平凡,她们身上的信息量很少。一个民工为什么没有那么抢眼,就是因为他身上的信息量特别少。你看谭盾出来,他的笑,他的头发,他的白衬衫,我的天,他的信息量太大了。我向毛主席保证,人和人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三毛不是一般普通女人那种漂亮,我觉得她动人。她啪地打你,就那种感觉。一般的女人打不到你,再漂亮顶多捞你一下。但是如果没有内功,你悟不到这个,如果没有内功,你没办法跟她交手。我当时带了一本《象罔》给她看,头,我开始还以为她不喜欢。她说你给他们拍这么好的照片,你得给我拍。我当时拍完她,第二天把照片给她看,她说肖全你技术一流,但这个不是三毛。我说主要是你穿的那个衣服不对。她说我有件乞丐装啊,然后把衣服换上,头发放下来。我一看,把手一拍:三毛,我发誓能给你拍出好照片。后来我骑着自行车到了
一条河边,把自行车放倒在地上,然后我看着从都江堰下来的水,鸭子在上面嘎嘎嘎的叫,有些人熙熙攘攘在河边走来走去,当时我就特别强烈的感受到三毛的照片肯定是在这个地方,我有种天生的功力就是跟自然特敏感的接通。

摘录2:


下午4点过,三毛和他步行到了"柳荫街",这条小巷有茶馆,有旧式的铺面门小平房、有老人在屋檐下休息,有孩子在地上玩耍…… 肖全记得,三毛操着一个多星期临阵磨枪学来的四川话,和周围人
打招呼,和孩子们聊天,川味十分地道。

  巷子深处,一家保留完好的木板房,门锁着,主人把一张竹椅倒扣在门上,他们俩几乎同时喜欢上了这个背景。他让她坐在那里,她没动那张竹椅,痛快地席地而坐。他连拍了三张。

  茶馆像一块磁铁,把三毛引入了它的一张千人坐过、万人歇过的竹椅上,周围人声鼎沸,她先是看他一下,冲他一笑。

  这张照片,后来被三毛自己称为"漂泊生活几十年的概括"。。。

"人和人的关系好奇妙啊,就像天上的星星有这么多,可老在一起玩儿的却又那么少。可能就是这样吧!"肖全这样写。

摘录3:



  没有几个人知道肖全以前是个海上航空兵,为了保卫祖国的海岸线,他在天空飞了4年。转业后,肖全选择了专业摄影。1990年,三毛来到他的故乡成都,他把她请到柳荫街,那条现在已拆建、成为历史的小巷,让三毛坐上黄包车,以黑白片演绎女作家的怀旧气质。

  有人说,以往他拍的都是靓女,与演员和模特相比,"三毛算丑吗?"

  他马上跳起来说:"在我眼里她很生动,只有内心阴暗的人才可以用丑这个字眼……"

(完)

20081229092858.jpg (37.2 KB, 下载次数: 6)

200812290928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3:08:27 | 只看该作者

"西部歌王"王洛宾遗嘱首度曝光:与三毛恋情揭秘

(来源:书香世家)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542553.html

      今天是3月14日,是我敬爱的王洛宾老师逝世十二周年的祭日,每到这一天,我都十分想念他。

      刚刚与在北京参加王洛宾纪念活动的海成兄分手,又连线了远在新疆的王洛宾的孙女王平,她是王洛宾次子王海星的女儿,近年来,我们常有联络,她从小就与爷爷住一起,五个月的时候,就天天在爷爷背上听歌,是由爷爷抱大的孩子。爷爷去世后,王平也辞了工作,与父辈们一起,专心做传播爷爷音乐的工作,还办起了一个 “王洛宾音乐网”。

      前些天我接到王平传给我的王洛宾遗嘱的影印图片时,问起今天的新疆纪念活动,王平说会在乌鲁木齐市的九龙生态园王洛宾雕塑前举办一个纪念性质的歌曲比赛,每年都搞的,参加人数曾达到三千多人。但这次赞助也没拉到,场地及奖品等可能要几万元,实在不行,就准备自己掏了……我听了一时无语。

王平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她办的这个“王洛宾音乐网”,如果支持她,就请大家去点看这个网,我替王洛宾家人谢谢大家了。

      前些时候,我出了一本《娱乐没有圈》,里面收了一篇纪录我与王洛宾老人交往的故事,书寄给王海成后,他很高兴,决定要永远珍藏在吐鲁番、达坂城等三个王洛宾纪念馆中,我听了十分开心。

王洛宾的遗嘱

      “王洛宾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收养过任何人”。众所周知,在王洛宾去世后,有不少人自称是王洛宾的儿子、女儿,也曾闹得沸沸扬扬。而这份王洛宾老人亲笔写下的并经过公证的遗嘱的面世,就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遗   嘱

立遗嘱人:王洛宾,男,1913年12月28日出生
          汉族,新疆军区文工团顾问
          住乌鲁木齐市幸福路32号
本人现年事已高,近期患病住院治疗,特立遗嘱如下:
一、所有遗产均由我的法定继承人(长子王海燕,次子王海星,幼子王海成)继承。除他们兄弟三人,任何人均无权继承(没有收养过任何人)。

二、法律规定著作权中可继承的内容均由他们兄弟三人继承,并依法进行保护。

三、一切有关我的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均由我的三个儿子依法进行处理、保护。

                                                   立遗嘱人:王洛宾(手印)

                                                   1996年3月4日



(这份遗嘱是王洛宾老人在去世前十天所立写。)

jjwbht.jpg (25.24 KB, 下载次数: 9)

jjwbh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3:12:11 | 只看该作者
王洛宾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歌曲

      王洛宾一生作品无数,特别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坡城的姑娘》、《玛依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可谓家喻户晓,成为华语经典歌曲。但老人最后一首作品是什么呢?王洛宾幼子王海成在“我的父亲王洛宾”一书中披露了其父生前最后一首歌为《歌唱万年青》,歌词是:

      “一盏标灯照耀老年航行,啊朋友,那不是标灯,那是万年青的歌声,那歌声热情奔放,那歌声奔放热情,照耀着老年的第二次航行;一声春雷响彻万里云空,啊朋友,那不是春雷,那是万年青的歌声……强烈的召唤着世界和平。”

      这首歌曲是王洛宾应美加利福尼亚州万年青合唱团的105名老人所作,创作于1996年1月16日,是在病床上写成,这时离老人去世不到两个月。这首歌,表达了老人盼望世界和平的心愿,洛宾老人生前曾多次说过“多一双弹琴的手,就少一双拿枪的手”,他甚至还“天真”地说过:如果大家都去学音乐,街上的小偷也会少点,监狱里关着的犯人也会少些。

     今天是“西部歌王”王洛宾的祭日,我从《娱乐没有圈》中摘出关于王洛宾的片断,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老人生前,我们有过一些令人愉快的交往,但未及有信件的往来更深入和彻底。我一直细心珍藏着老人给我的三封亲笔信,长短兼之,共有万言之多。其中有一封信中,老人嘱托我,可在三、五年后再发表。今天,十二年后的今天,我遵其嘱将这三封信几近全文披露:

如果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恐怕早喝敌敌畏了!

      老人在给我的信中谈到很多他对音乐的感受,当年他采风并创作的过程,还有对音乐版权风波方面的看法。洛宾的儿子王海成后来在与我的一次见面时感慨地说:没想到家父生前都安排好了……

      那是1994年5月12日,我与正在北京的王洛宾先生电话长谈。谁料,电话搁下,81岁高龄的老人竟连夜给我写信,第二天便以航空寄出:

第一封信: 

健夫同志:你好,关于某报的文章,我不计较。我即将出国讲学,将使海外同胞与外国友人,更爱我的歌。

今寄去《我和阿拉木汗》一篇短文,希望你们暂时表示沉默。

                    我和阿拉木汗

  《阿拉木汗》是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流传的一首新疆民歌,这歌是40年代初,在青海西宁向一位维吾尔族商人阿不都.哈迭尔学习来的。

  近来发生一件纠葛的事,海外某先生假冒我的名字出版了与他大合作的音响制品,并且把唱了50年的阿拉木汗唱词,大加修改,既没有语言逻辑,又缺乏汉语修辞。这件纠葛使我很痛心……(略)

                                            洛宾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三日

第二封信:

健夫先生:你好,我于二月住院,三月手术(胆摘除),恢复良好,四月底可出院工作。   版权争论事,已超出学术讨论范围,下半年音乐活动排得很紧,无暇与之计较。

近日写了一篇短文,主要阐述传唱50多年的民歌中必须有改编者的大量创作,其实我个人感到改编一首民歌,有时难于写一首新歌,写歌是纯主动的,改编则是被动加主动。

  撰安

                                                         王洛宾

我和西部民歌

  30年代末,我爱上西部民歌,并想把它精雕细刻,成为声乐小品。60年来,自己一直在这样做。

有人认为民歌工作,只是记谱填词,是一种简易的劳动,没有什么创作性,近来国内外对我编写的民歌有些争论,在此我发表一点个人意见……(略)

又: 我个人尚活在人间,为什么有些问题不问我一声呢?

                                                            王洛宾

                                                      一九九五年四月九日

1995年11月10日,我又收到王洛宾寄自新疆的一封快件,捧读这封嘱咐“三年五年后才能使用”的信后,我不免为恢复健康的老人高兴。

第三封信: 

健夫艺友:你好!你们对我很关心、爱护,衷心感谢。今寄去几段资料,也许三年五年之后,你们会有机会使用。

  一:音乐创作劳动是我终生的嗜好,过去戴脚镣的年月,仍在编写歌曲,因此在1994年5月以来,对攻击我的人,没有拿出时间来与他们纠缠,只是努力拼搏自己的音乐活动。 ……(略)

                                                   王洛宾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五日

三封信,从“健夫同志”到“健夫先生”再到“健夫艺友”,称呼上的变化,我注意到了,并感欣慰和感激。

洛宾亲笔记录与三毛的首次见面

      在与老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不问及老人和三毛的事情,但那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老人心中的痛。我小心翼翼地问,老人回答不多,常常沉思不语。因为当年演出时,老人特别爱唱那首他写给三毛的歌《等待》,所以我问及此事,也便有些来由。我后来在与海成会面聊天时,也数次说到三毛之事,海成特赠送我他撰写的《我的父亲王洛宾》,其中,有着他父亲亲笔记录与三毛的首次见面经过和感受:

                            海峡来客

                      一九九0年四月十六日

是谁在敲门
声音那样轻
像是怕惊动主人

打开房门
顿吃一惊
原来是一位女牛仔
模样真迷人--

镶金边的腰带
大方格的长裙
头上裹着一块大花巾
只露着
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

用这支短歌,唱出海峡来客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们注视了一阵,客人开口:
“洛宾先生吗?”
“是,请进!”

我把客人引进客厅,端水返回时,她正摘下礼帽,打开花巾,对着钢琴上的镜子一甩头,把弯蜷的长发披满了肩头,简直是神话中的仙女动作。当时我心中编了一段歌词,作为《掀起你的盖头来》的
第五段:

掀起你的盖头来
美丽的头发披肩上
像是天边的云姑娘
抖散了绵密的忧伤

(五月间,我把这首歌词寄到台北,她回信向我致谢,并夸赞我眼睛锐利,能把她生活中极小的动作,攫取来作了歌词。)

当时精神集中在客人的鬓发上,竟忘记问人尊姓大名?还是客人自己做了介绍:

“我是三毛,月前受台湾明道文艺编辑部的委托,顺便为你带来了稿费。”

相互认识后,谈得很投机,相互谈着对方的作品,她问我:

“一个人住在这样空荡荡的房间,有没有寂寞感?”

我未作声,用手指了指钢琴,我反问她:“你到处流浪,不寂寞吗?”

她笑着说:“流浪本身既为了排除寂寞。”

我又端详了一下她的打扮,打趣说:“你是不是把乌鲁木齐想像成一个原始的牧场,街上来往的人都骑着马,年轻人的马鞍上都拴着套马绳?

她笑着摇头不语。

“那你为什么这身打扮?如果你的皮靴后跟上再钉上一对马刺,人们一定以为你是双手开枪的女牛仔呢!”

说得她仰天大笑。

我心里说:“真是一个热情、开朗、洒脱、无羁的女人!”

她为我唱了自己的作品《橄榄树》,她的歌,她的声音以及感情都很美,我很快得想到;一个人唱自己的作品,容易唱得好,因为感情的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已经下过很大的功夫。

我也为她唱了一首狱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个维吾尔青年在结婚前夜被捕入狱,美丽的未婚妻不久忧郁而死,青年为了纪念死者蓄下了胡须。

当我唱到“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时,三毛哭了。唱罢,我向她表示谢意,因为她的眼泪,是对我作品的赞扬。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荷西是大胡子,你才喜欢这首歌的?”

她说不是,是听了这首歌后,更喜爱大胡子!

……(略)
                                                  洛宾

回  访

四月十七日

第二天到宾馆,忘记了房间号,只好到总服务台去查问.宾馆小姐查遍了五楼客人的登记表,并没有三毛,叫我到五楼自己去找,并高兴地向我道谢,我不解地问她, 为什么谢我,宾馆小姐说:“两天以来,我们根本不知道台湾旅行团中有三毛,是您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一百多个姑娘,都是三毛的崇拜者,其中四楼的一个姑娘,还用三毛的作品治疗她周期性的忧郁症呢!”

宾馆小姐的这番介绍,引起我极大的兴致,同时又很担心,三毛的真名泄露,会不会给她带来许多麻烦。

在五楼,一位戴眼镜的小伙领我去敲门。

门开了,三毛先向“眼镜”道了谢,然后引我走进房间,在沙发上坐定之后,三毛走向墙边打开了屋顶上的聚光灯,在灯光下站了一会儿,正像演员们在舞台上暂时的亮相。

噢!完全不是昨天那位风尘仆仆的女牛仔,而是一位披着一头秀发的窈窕淑女,美丽迷人。是不是女人们装扮多变,使男子感到奇异,也是她们的一种享受。

三毛提着长裙,轻微地摆动了两下,似乎等待我鉴赏,我却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

“亲爱的作家,晚上好!”

三毛为我倒了一杯茶,便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略)

                                       洛宾



三毛在王洛宾家中

当王洛宾走出宾馆时,三毛还在他的身后大声喊:“给我写信啊,回去就写,我到台北就能看到你的信了!”

20天后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的信。

我亲爱的朋友,洛宾:

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分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

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回来早了三天,见过了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得相当无谓,后来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了。

……(略)
                                               三 毛

                                              公元1990年4月27日

      现在,三毛给洛宾老人信,都保存在王海成手中,成为一段美好画面的见证。

      两位均已作古,我们赞美他们曾有过的友谊和感情。

                                            ――摘自鞠健夫《娱乐没有圈》

Img256546107.jpg (21.7 KB, 下载次数: 8)

Img2565461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9:02:33 | 只看该作者
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




三美女共奏《在那遥远的地方》---
于红梅(二胡)、赵聪(琵琶)、陈悦(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9:42:34 | 只看该作者
在那遥远的地方 --- 多吉次仁 [95春晚]




在那遥远的地方 --- 西域刀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10:12:36 | 只看该作者

三毛自杀前电话录音曝光:友人未接听终生遗憾

(来源:千龙网)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 ... _07_6_0_53_232.html

三毛遗书首次曝光 自杀17年尘缘仍不了?

    近日,旅游卫视《行者》节目特别邀请台湾旅行家眭澔平录制30集系列节目,讲述他与作家三毛的情谊和环球旅行故事。节目中,眭澔平特别拿出了自己的珍藏——他与三毛交流时的许多录音文件,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三毛辞世前夜打给他的电话录音。

    “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这短短的几句,是18年前,知名作家三毛最后的电话遗音。这个三毛在自杀前一晚打给密友眭澔平的电话,最终因为眭澔平在外而没有接通,也因此成为眭澔平的终生遗憾。

    上世纪八十年代,眭澔平与作家三毛偶然相识,成为终生挚友。三毛辞世前的几年间,与眭澔平有着频繁的交流。两人曾计划合著一本名为《南来北往、东成西就1990三毛?眭澔平大串连》的书,也终究因为三毛的突然离世而终止。

    “ 影响我旅行世界最深的人就是三毛,我们是知心的好朋友,也是极为投缘的忘年之交。每次我在旅行的时候,特别有一种感觉,像是在接续她的脚步,完成她没有走完的旅途。三毛是个特别爱旅行的人,她一生中去过54个国家。生前她曾说想去探访新几内亚食人族和南美洲亚马逊河……”,为了了却三毛的心愿,同样热衷旅行的眭澔平开始环游世界。从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到摄氏40度的炙热难耐;从百慕达海域潜水,到土著部落被钉上十字架;从西班牙迦纳利三毛故宅,到三毛笔下的非洲撒哈拉沙漠;眭澔平用20年时间行走过170多个国家,写下大量的旅行日志和怀念三毛的歌曲。



林青霞撰文缅怀作家三毛 称约好死后相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