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4°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7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一本深入探讨东亚人(中日韩)和西方人不同认知世界方式的书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9:04: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到读过这本书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到东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小到这个坛子里的争论。。。。。。很有意思。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08:0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2-3 08:13 编辑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Richard E. Nisbett,任教于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

他认为东亚人,东亚社会结构与西方人,西方社会结构的种种不同,源于东亚人把世界视为一个和谐的相互依存的体系,他们观察世界时看到的是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西方人看到的世界,是一个一个的个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各个个体的特质,他们的分类和规律。这种认知世界不同方式,可以朔源到纪元前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1:02:1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这种见解是不是靠谱?你可以先用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疾患的不同视角和不同治疗方法来考察一下。中医认为可以从脉象诊断人体各部分的疾病,西医则要照X光,验血等等来找到病变部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2-3 12:01:36 |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认为不同就可分高低,把本民族视为低,把西族视为高。而且高看西人不分领域,我觉着这样就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3 13:25:14 | 只看该作者
西方个体是自由的,精神上共用上帝的大脑,是被上帝忽悠的兔宝宝;东方天人合一,每个人都是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3 13:35:3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认知世界不同方式,可以朔源到纪元前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这个说法恐怕有点夸大了。亚里斯多德认为国家比个人大。苏格拉底更认为祖国是母亲(瞧,这不是共产党的发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宁愿自己被处死,也不愿”破坏“祖国的”法制”(当时象他那样的死刑犯是有机会出逃的,政府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苏选择不出逃)。一直到启蒙运动,个人大于国家的信念才开始在西方扎根。这个信念的转变,是社会走入现代的根本标志,也是西方拉下东方的开始。

当然,对于个体的重视,西方是一直高于东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4:5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2-3 18:59 编辑
有的人认为不同就可分高低,把本民族视为低,把西族视为高。而且高看西人不分领域,我觉着这样就不好,。。。。。
稀泥派 老刘 发表于 2015-2-3 12:01


对于东西方认知世界的这两种不同的角度,作者并没有分出高低上下,而是把它作为最后的问题留给了读者。我自己也仍然在思考之中,没有结论。

但是进一步讲,一个人有没有可能克服本身的局限,把自己的族裔属性置之度外,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好像你观看一场球赛,固然你希望自己国家的球队取胜,但是对方胜了就是胜了,你的学人家的长处,你得反思人家为啥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3 15:01: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这种认知世界不同方式,可以朔源到纪元前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这个说法恐怕有点夸大了。亚里斯多德认为国家比个人大。苏格拉底更认为祖国是母亲(瞧,这不是共产党的发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宁愿自己被处死,也不愿”破坏“祖国的”法制”(当时象他那样的死刑犯是有机会出逃的,政府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苏选择不出逃)。一直到启蒙运动,个人大于国家的信念才开始在西方扎根。这个信念的转变,是社会走入现代的根本标志,也是西方拉下东方的开始。

当然,对于个体的重视,西方是一直高于东方的。
弄舟 发表于 2015-2-3 13:35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quote]
其实谁都知道要培养好习惯,就是缺乏执行力。
  这是本适合参考并付诸实践的书,从时间管理到思维更新,无一不举例、分步,把行动的每一步说得很细,甚至每章后都将需要付诸实践的内容分点列示。
  
  七个习惯有: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三个成长阶段依次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两个领域依次是:个人领域的成功、各个领域的成功。
  
  一、积极主动
  这部分影响较为深刻的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消极的人专注于“关注圈”。
  这对所关注事物的正确选择能够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些处于“关注圈”的无法控制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线条,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纵使有太多的不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这样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
  
  行动指南:
  1、减少消极词语的使用频率。
  2、找出一个学习生活中在影响圈内的棘手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3、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二、以始为终
  这章一开始的葬礼假想,目的是为了弄清自己内心深处真正重要的愿景,以此来列出个人使命宣言,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
  但是这招对我没有效果,还是不知道最想要什么,这可能需要一定时日才能慢慢想清楚吧。
  然后讲了以原则为中心。
  可是书上那个“和配偶约好去音乐会,老板却突然要你加班”的事例,看了以原则为中心的五个特征,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行动指南:
  1、写下自己的人生角色和目标。
  2、搜集各种资料,每周更新一次个人使命宣言。
  
  三、要事第一
  看到时间管理矩阵的时候,以为作者提倡我们关注第一类事务,因为是最紧迫的。结果发现,“如果你过分关注第一类事物,那么他们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
  关注“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未雨绸缪的第二类事务,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并不急迫的事情上”,做到事半功倍。
  
  行动指南:
  1、找出一项被自己忽略了的第二类事务。
  2、制定周计划。
  
  四、双赢思维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要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抱着双赢的心态,而对方却觉得资源有限,明争暗取,不是很容易初亏么?双赢或许比较适用于商界长期合作的公司吧。
  
  行动指南:
  1、找到因为这个思想而获得双赢结局的人,仔细观察并向他学习。
  2、列出自己生活中最主要的三个人际关系,估算感情帐户余额,记下有助于感情投资的方式。
  
  五、知彼知己
  学会倾听,干扰这个行为的有: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倾听之后需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不是弱点,沟通却是我的软肋,急需学习。
  有效的沟通至少有四个阶段:复述语句、用自己的语句加入解释、渗入个人的感觉、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
  表达的时候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我往往理性第一了)
  “在你能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
  
  行动指南:
  1、下次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首先做到移情,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争取让自己的观点得到理解。
  2、有机会旁观他人交流的时候,捂住自己的耳朵,只用眼睛观察。
  
  六、统合综效
  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恰好在看《怦然心动》这部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之后,开始研究学校里的学生,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而统合综效讲的就是如何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接纳、尝试、创新、坦诚……这些似乎讲的是美德,或许无数的美德叠加,产生的效果必然大于一个美德。品德不佳的人,自然无法获得统合综效的效果。
  而自然界食物链使得万物密切相关,被誉为统合综效的最佳典范。正是万物参与程度很深,使得创造力最大化,动植物和谐相处,成就了它无与伦比的美丽。
  
  行动指南:
  1、试想什么情况下需要统合综效,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创造条件?
  2、想想有过的事例,回想和自己不一样看法,做到尊重差异。
  
  七、不断更新
  少看电视,多阅读,多写作,不断更新身体、智力、精神、社会/情感,依照螺旋式上升的路线成长。
  
  行动指南:
  1、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身体方法。
  2、每月至少阅读两本新书,并写读后感。
  3、每周对本周四方面的更新进行评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3 15:02:19 | 只看该作者
quote]感到读过这本书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到东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小到这个坛子里的争论。。。。。。很有意思。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2-2 19:0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quote]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如果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观察总结来学习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论,同时也要注意多实践,来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向上,让自己有意愿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书中所论述的七个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辅相成。习惯一: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个人、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的组织与实践;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当我们改变以回答的心态,而以了解对方的心态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3 15:04: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对于东西方认知世界的这两种不同的角度,作者并没有分出高低上下,而是把它作为最后的问题留给了读者。我自己也仍然在思考之中,没有结论。

但是进一步讲,一个人有没有可能克服本身的局限,把自己的族裔属性置之度外,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好像你观看一场球赛,固然你希望自己国家的球队取胜,但是对方胜了就是胜了,你的学人家的长处,你得反思人家为啥胜了?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2-3 14:5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quote]
重新探索自我——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课程中提出,重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这部分内容主要强调人的基本品德和习惯对生活的影响。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具备基本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我理解为这就是个人生活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而且就在重复中成为了习惯。

品德和习惯的互动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那么,我们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要成为这样一个人该怎么做呢?

二、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1、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人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无法选择客观条件,但我们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最终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

2、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我们在埋头苦干时,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思考:我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生活的重心是什么?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以此作为决策指导,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所以“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3、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三、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4、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是对自己、社会了解得更深的表现。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双赢思维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5、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如果没有双赢思维,就谈不上了解对方和邀请对方了解自己,在双赢思维的基础上,才会实现知彼解己,人才会耐心的去倾听,才会提升沟通的效率。很多时候我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所以根本就不了解对方的意图,只是直观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不可能沟通好。

知彼解己需要主动,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然而,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最终,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6、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也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统合综效结合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等原则,在团队合作中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实现创造性合作。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将显示出集思广益的威力。

四、自我提升和完善。

7、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再次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层面(身体、精神、心智与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它能不断地改善,使组织避免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

五、总结。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又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从而实现“人际关系”成功,而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不断成长。

要一下子按照这七个习惯去做是很难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循序渐进地进步,逐渐成为一位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2-3 15:05:28 | 只看该作者
重點又多又雜,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能單獨出書。所以這本書不容易讀,而且讀完後要實際執行才會有收穫。你可以把它放在床頭,三不五時檢視自己目前做得如何,持續保持"與成功的約會"!


        作者開頭就說 "成功無捷徑",一切都應該由最基本的"個人品德&修為"做起,也就是要"重視原則"。例如:  想要擁有美滿的婚姻,自己就應該做一個更好的丈夫(或妻子);如果要有一個聽話的好兒子,你就必須先成為言行一致、充滿愛心的父母;如果想在工作上更有發揮空間,就要先做一個盡責的員工。

         接下來講習慣,作者認為要把原則化為習慣,因為日復一日的習慣決定個人的成敗 (思想決定行動 -> 行動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品德 ->品德決定命運)。
        建立習慣需要由 "知識、技巧、意願" 三方向去努力 ,缺一不可。
                  
          再來作者提到個人成長的三階段 - 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個人要先學習獨立,之後再追求人際關係的互助合作,以達到公眾的成功。書中將七大習慣跟成長三階段畫成關係圖 ,圖下方的三角形是"個人成功"的三習慣 - 著重於如何修養自己以達到獨立。上方的三角形討論"公眾的成功"的三習慣 - 團隊精神、合作與溝通;第七個習慣則是涵蓋所有習慣後的 "不斷更新",持續的砥礪自己。



         還有一個重點是"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 (P/PC balance),只有產出及產能達到平衡,才會有最大的效能。例如"會生金蛋的鵝"這個寓言中,金蛋是產出 (Production)、鵝是產能 (Production Capacity),金蛋跟鵝都要兼顧,不能殺雞取卵;就像一個人最寶貴的鵝是"賺錢的本領",如果不能持續投資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機會 (下金蛋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第一篇 個人的成功
(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第一個習慣: 主動積極 BE PROACTIVE  (你不能改變天氣,但是可以改變你的心情!)
?個人關切的問題稱為"關切範圍",包括自身健康、子女、事業等問題,共分三種。
1.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你的習慣
2.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發揮影響力
3.無能為力的問題:用微笑來接納
?將可以控制的事情圈起來,就是"影響範圍"。我們要著重於影響範圍,把心力投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後所獲得的成就將使影響範圍逐漸擴大。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在自己的葬禮上,你希望親友們如何追述你的一生? 作者拋下了這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回答自己的存在意義,作者建議詳細的寫下你理想的一生,越詳細越好。
另外,人生過程中我們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 (父母、子女、員工等),作者希望我們為每個角色寫下反應個人價值觀的長期目標,综合成為一個使命宣言,依此為個人憲法、確立人生遠景。延伸到組織也是,每個組織必須要有它的使命宣言,而且最好每個員工都要能參與訂定這個使命,才會產生認同感。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  (比勤奮更重要)


事務分類表

        有名的緊急VS重要-事務分類表登場!  作者問: 有哪件事如果你經常做,就會對你的 "個人生活或事業"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你卻遲遲未行動?    --> 通常答案都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而投注時間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才是個人管理之鑰。




         當你確定了人生使命後,還需要用意志力去貫徹它,所以時間管理其實是個人管理,也是自制力的管理! 以下詳述一周內的個人管理四步驟:
1.確定重要角色 : 個人、子女、母親、RD經理...
2.選擇目標: 未來一周要達成的2-3個目標
3.安排進度: 依據上列目標安排未來一周行程
4.逐日調整: 每日一早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最後作者討論授權,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秘訣,經由授權管理者可以產生十倍、百倍的輸出,而充分信任型的授權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第二篇  公眾的成功

        作者說明維持人際關係的重點在個人的本性與品德,人跟人之間都有一個無形的感情帳戶,要用禮貌、誠實、仁慈及信用來存款,粗魯、親篾、失信則會扣款。例如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親子交談的內容若僅止於"維持整潔、用功讀書、別忘了倒垃圾",感情帳戶很快就會透支;最好是聆聽孩子的心聲、關懷他,藉著不斷付出讓感情帳戶的存款慢慢增加,來逐漸改善親子關係。

        感情帳戶的存款包括  "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於道歉"。最後,不要逃避問題,因為問題代表機會,可以藉機增加感情帳戶的存款。


第四個習慣: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別人的成功不是你的失敗)
?雙贏品格: 重要的品德包含真誠正直、成熟(勇氣與關懷兼備)、富足心態(做利人利己者)
?雙贏人際關係: 若對手是自私自利者,則要發揮影響力感化他
?雙贏協議: 樹立明確目標與評估標準,或是撰寫績效協議書,如此可把上對下的監督轉變成自我監督,使雙方共謀福利
?雙贏制度: 目標背後要有良好的獎懲制度作後盾。例如: 企業中主管可以改變制度使屬下成為向心力強的團隊,學校老師可以讓同學互相提攜,父母不要鼓勵子女互較高下而是要全家一條心。
?雙贏流程: 談判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依照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來尋求互利的解決途徑。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認清彼此的顧慮,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成果。




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溝通來自於傾聽與了解,要用同理心來傾聽對方)

        學習傾聽,瞭解他人到比他自己還透徹,再基於對他人的體認來表達自己、或說服別人。
?傾聽的五層次: 聽而不聞、虛應故事、選擇性傾聽、專注的聽、同理心的傾聽。同理心的傾聽出發點是為了了解而非回應,透過言談了解他人的感受,不但耳到,還要用眼觀察及用心體會。
?溝通的四大毛病: 價值判斷、追根究底(窺探隱私)、好為人師(用自己經驗提忠告)、想當然耳(根據自己行為和動機來衡量別人),一但發現自己犯了這些毛病應該主動道歉。
?溝通的四個階段: 1.覆述對方的話,2.再用自己的詞語解釋表達,3.掺入個人的感覺、體會對方心情,4.加以解釋加上感情。
(例如:1.上學真是無聊透了,2.你不想上學了, 3. 你覺得很有挫折感, 4. 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 SYNERGIZE  
        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試著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傾聽並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堅持己見,創造第三選擇。關於第三選擇作者寫了一本書,2013年出了中譯本,想深入了解第六個習慣可以參考他的新書。 

        什麼是第三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一個選擇就是照「我」的方式,第二個選擇就是照「你」的方式來進行。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種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讓雙方都獲益。柯維稱之為第3種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s),而這正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





第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有一個人在鋸木頭的時候,體力漸漸不支,越鋸越慢。一個路人看到了,建議他不妨先停下來,把刀磨利一點再開工。但是這個人說他時間很趕,沒有時間磨刀!一把鈍掉的鋸子就能讓工作乏味,且效率低下。所以高效能人士會花費必要的時間首先把自己這個“工具”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也就是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精神、思想和心情。

高效能人士會花時間關心自己,在生活的四個面向(生理、心智、精神、社會/情感)裡保持平衡,不斷更新,以便更有能量的實行上述六個習慣。作者建議我們花一個小時寫日記鍛鍊心智跟心靈,冥想和禱告也有幫助,還有找時間運動...。

身心健康為一切之本,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做得到,請常常提醒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往健康帳戶中加值。

  生活四面向:
?生理面 Physical: 吃好睡好多運動
?社會/情感面 Social/Emotional: 進行有意義的社交連結 (只有FB是不行的唷)
?心智 Mental: 學習、閱讀、寫作、教學 (何不開始經營部落格呢?)
?精神 Spiritual: 花時間在大自然上,追求靈性的成長。例如冥想、禱告、藝術及音樂、服務社會。 (聽起來練習正念減壓MBSR蠻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2-3 15:06:03 | 只看该作者
重點又多又雜,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能單獨出書。所以這本書不容易讀,而且讀完後要實際執行才會有收穫。你可以把它放在床頭,三不五時檢視自己目前做得如何,持續保持"與成功的約會"!


        作者開頭就說 "成功無捷徑",一切都應該由最基本的"個人品德&修為"做起,也就是要"重視原則"。例如:  想要擁有美滿的婚姻,自己就應該做一個更好的丈夫(或妻子);如果要有一個聽話的好兒子,你就必須先成為言行一致、充滿愛心的父母;如果想在工作上更有發揮空間,就要先做一個盡責的員工。

         接下來講習慣,作者認為要把原則化為習慣,因為日復一日的習慣決定個人的成敗 (思想決定行動 -> 行動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品德 ->品德決定命運)。
        建立習慣需要由 "知識、技巧、意願" 三方向去努力 ,缺一不可。
                  
          再來作者提到個人成長的三階段 - 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個人要先學習獨立,之後再追求人際關係的互助合作,以達到公眾的成功。書中將七大習慣跟成長三階段畫成關係圖 ,圖下方的三角形是"個人成功"的三習慣 - 著重於如何修養自己以達到獨立。上方的三角形討論"公眾的成功"的三習慣 - 團隊精神、合作與溝通;第七個習慣則是涵蓋所有習慣後的 "不斷更新",持續的砥礪自己。



         還有一個重點是"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 (P/PC balance),只有產出及產能達到平衡,才會有最大的效能。例如"會生金蛋的鵝"這個寓言中,金蛋是產出 (Production)、鵝是產能 (Production Capacity),金蛋跟鵝都要兼顧,不能殺雞取卵;就像一個人最寶貴的鵝是"賺錢的本領",如果不能持續投資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機會 (下金蛋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第一篇 個人的成功
(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第一個習慣: 主動積極 BE PROACTIVE  (你不能改變天氣,但是可以改變你的心情!)
?個人關切的問題稱為"關切範圍",包括自身健康、子女、事業等問題,共分三種。
1.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你的習慣
2.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發揮影響力
3.無能為力的問題:用微笑來接納
?將可以控制的事情圈起來,就是"影響範圍"。我們要著重於影響範圍,把心力投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後所獲得的成就將使影響範圍逐漸擴大。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在自己的葬禮上,你希望親友們如何追述你的一生? 作者拋下了這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回答自己的存在意義,作者建議詳細的寫下你理想的一生,越詳細越好。
另外,人生過程中我們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 (父母、子女、員工等),作者希望我們為每個角色寫下反應個人價值觀的長期目標,综合成為一個使命宣言,依此為個人憲法、確立人生遠景。延伸到組織也是,每個組織必須要有它的使命宣言,而且最好每個員工都要能參與訂定這個使命,才會產生認同感。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  (比勤奮更重要)


事務分類表

        有名的緊急VS重要-事務分類表登場!  作者問: 有哪件事如果你經常做,就會對你的 "個人生活或事業"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你卻遲遲未行動?    --> 通常答案都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而投注時間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才是個人管理之鑰。




         當你確定了人生使命後,還需要用意志力去貫徹它,所以時間管理其實是個人管理,也是自制力的管理! 以下詳述一周內的個人管理四步驟:
1.確定重要角色 : 個人、子女、母親、RD經理...
2.選擇目標: 未來一周要達成的2-3個目標
3.安排進度: 依據上列目標安排未來一周行程
4.逐日調整: 每日一早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最後作者討論授權,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秘訣,經由授權管理者可以產生十倍、百倍的輸出,而充分信任型的授權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第二篇  公眾的成功

        作者說明維持人際關係的重點在個人的本性與品德,人跟人之間都有一個無形的感情帳戶,要用禮貌、誠實、仁慈及信用來存款,粗魯、親篾、失信則會扣款。例如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親子交談的內容若僅止於"維持整潔、用功讀書、別忘了倒垃圾",感情帳戶很快就會透支;最好是聆聽孩子的心聲、關懷他,藉著不斷付出讓感情帳戶的存款慢慢增加,來逐漸改善親子關係。

        感情帳戶的存款包括  "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於道歉"。最後,不要逃避問題,因為問題代表機會,可以藉機增加感情帳戶的存款。


第四個習慣: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別人的成功不是你的失敗)
?雙贏品格: 重要的品德包含真誠正直、成熟(勇氣與關懷兼備)、富足心態(做利人利己者)
?雙贏人際關係: 若對手是自私自利者,則要發揮影響力感化他
?雙贏協議: 樹立明確目標與評估標準,或是撰寫績效協議書,如此可把上對下的監督轉變成自我監督,使雙方共謀福利
?雙贏制度: 目標背後要有良好的獎懲制度作後盾。例如: 企業中主管可以改變制度使屬下成為向心力強的團隊,學校老師可以讓同學互相提攜,父母不要鼓勵子女互較高下而是要全家一條心。
?雙贏流程: 談判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依照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來尋求互利的解決途徑。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認清彼此的顧慮,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成果。




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溝通來自於傾聽與了解,要用同理心來傾聽對方)

        學習傾聽,瞭解他人到比他自己還透徹,再基於對他人的體認來表達自己、或說服別人。
?傾聽的五層次: 聽而不聞、虛應故事、選擇性傾聽、專注的聽、同理心的傾聽。同理心的傾聽出發點是為了了解而非回應,透過言談了解他人的感受,不但耳到,還要用眼觀察及用心體會。
?溝通的四大毛病: 價值判斷、追根究底(窺探隱私)、好為人師(用自己經驗提忠告)、想當然耳(根據自己行為和動機來衡量別人),一但發現自己犯了這些毛病應該主動道歉。
?溝通的四個階段: 1.覆述對方的話,2.再用自己的詞語解釋表達,3.掺入個人的感覺、體會對方心情,4.加以解釋加上感情。
(例如:1.上學真是無聊透了,2.你不想上學了, 3. 你覺得很有挫折感, 4. 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 SYNERGIZE  
        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試著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傾聽並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堅持己見,創造第三選擇。關於第三選擇作者寫了一本書,2013年出了中譯本,想深入了解第六個習慣可以參考他的新書。 

        什麼是第三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一個選擇就是照「我」的方式,第二個選擇就是照「你」的方式來進行。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種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讓雙方都獲益。柯維稱之為第3種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s),而這正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





第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有一個人在鋸木頭的時候,體力漸漸不支,越鋸越慢。一個路人看到了,建議他不妨先停下來,把刀磨利一點再開工。但是這個人說他時間很趕,沒有時間磨刀!一把鈍掉的鋸子就能讓工作乏味,且效率低下。所以高效能人士會花費必要的時間首先把自己這個“工具”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也就是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精神、思想和心情。

高效能人士會花時間關心自己,在生活的四個面向(生理、心智、精神、社會/情感)裡保持平衡,不斷更新,以便更有能量的實行上述六個習慣。作者建議我們花一個小時寫日記鍛鍊心智跟心靈,冥想和禱告也有幫助,還有找時間運動...。

身心健康為一切之本,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做得到,請常常提醒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往健康帳戶中加值。

  生活四面向:
?生理面 Physical: 吃好睡好多運動
?社會/情感面 Social/Emotional: 進行有意義的社交連結 (只有FB是不行的唷)
?心智 Mental: 學習、閱讀、寫作、教學 (何不開始經營部落格呢?)
?精神 Spiritual: 花時間在大自然上,追求靈性的成長。例如冥想、禱告、藝術及音樂、服務社會。 (聽起來練習正念減壓MBSR蠻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2-3 15:06:4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Richard E. Nisbett,任教于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

他认为东亚人,东亚社会结构与西方人,西方社会结构的种种不同,源于东亚人把世界视为一个和谐的相互依存的体系,他们观察世界时看到的是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西方人看到的世界,是一个一个的个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各个个体的特质,他们的分类和规律。这种认知世界不同方式,可以朔源到纪元前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2-3 08:0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重點又多又雜,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能單獨出書。所以這本書不容易讀,而且讀完後要實際執行才會有收穫。你可以把它放在床頭,三不五時檢視自己目前做得如何,持續保持"與成功的約會"!


        作者開頭就說 "成功無捷徑",一切都應該由最基本的"個人品德&修為"做起,也就是要"重視原則"。例如:  想要擁有美滿的婚姻,自己就應該做一個更好的丈夫(或妻子);如果要有一個聽話的好兒子,你就必須先成為言行一致、充滿愛心的父母;如果想在工作上更有發揮空間,就要先做一個盡責的員工。

         接下來講習慣,作者認為要把原則化為習慣,因為日復一日的習慣決定個人的成敗 (思想決定行動 -> 行動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品德 ->品德決定命運)。
        建立習慣需要由 "知識、技巧、意願" 三方向去努力 ,缺一不可。
                  
          再來作者提到個人成長的三階段 - 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個人要先學習獨立,之後再追求人際關係的互助合作,以達到公眾的成功。書中將七大習慣跟成長三階段畫成關係圖 ,圖下方的三角形是"個人成功"的三習慣 - 著重於如何修養自己以達到獨立。上方的三角形討論"公眾的成功"的三習慣 - 團隊精神、合作與溝通;第七個習慣則是涵蓋所有習慣後的 "不斷更新",持續的砥礪自己。



         還有一個重點是"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 (P/PC balance),只有產出及產能達到平衡,才會有最大的效能。例如"會生金蛋的鵝"這個寓言中,金蛋是產出 (Production)、鵝是產能 (Production Capacity),金蛋跟鵝都要兼顧,不能殺雞取卵;就像一個人最寶貴的鵝是"賺錢的本領",如果不能持續投資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機會 (下金蛋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第一篇 個人的成功
(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第一個習慣: 主動積極 BE PROACTIVE  (你不能改變天氣,但是可以改變你的心情!)
?個人關切的問題稱為"關切範圍",包括自身健康、子女、事業等問題,共分三種。
1.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你的習慣
2.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發揮影響力
3.無能為力的問題:用微笑來接納
?將可以控制的事情圈起來,就是"影響範圍"。我們要著重於影響範圍,把心力投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後所獲得的成就將使影響範圍逐漸擴大。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在自己的葬禮上,你希望親友們如何追述你的一生? 作者拋下了這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回答自己的存在意義,作者建議詳細的寫下你理想的一生,越詳細越好。
另外,人生過程中我們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 (父母、子女、員工等),作者希望我們為每個角色寫下反應個人價值觀的長期目標,综合成為一個使命宣言,依此為個人憲法、確立人生遠景。延伸到組織也是,每個組織必須要有它的使命宣言,而且最好每個員工都要能參與訂定這個使命,才會產生認同感。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  (比勤奮更重要)


事務分類表

        有名的緊急VS重要-事務分類表登場!  作者問: 有哪件事如果你經常做,就會對你的 "個人生活或事業"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你卻遲遲未行動?    --> 通常答案都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而投注時間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才是個人管理之鑰。




         當你確定了人生使命後,還需要用意志力去貫徹它,所以時間管理其實是個人管理,也是自制力的管理! 以下詳述一周內的個人管理四步驟:
1.確定重要角色 : 個人、子女、母親、RD經理...
2.選擇目標: 未來一周要達成的2-3個目標
3.安排進度: 依據上列目標安排未來一周行程
4.逐日調整: 每日一早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最後作者討論授權,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秘訣,經由授權管理者可以產生十倍、百倍的輸出,而充分信任型的授權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第二篇  公眾的成功

        作者說明維持人際關係的重點在個人的本性與品德,人跟人之間都有一個無形的感情帳戶,要用禮貌、誠實、仁慈及信用來存款,粗魯、親篾、失信則會扣款。例如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親子交談的內容若僅止於"維持整潔、用功讀書、別忘了倒垃圾",感情帳戶很快就會透支;最好是聆聽孩子的心聲、關懷他,藉著不斷付出讓感情帳戶的存款慢慢增加,來逐漸改善親子關係。

        感情帳戶的存款包括  "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於道歉"。最後,不要逃避問題,因為問題代表機會,可以藉機增加感情帳戶的存款。


第四個習慣: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別人的成功不是你的失敗)
?雙贏品格: 重要的品德包含真誠正直、成熟(勇氣與關懷兼備)、富足心態(做利人利己者)
?雙贏人際關係: 若對手是自私自利者,則要發揮影響力感化他
?雙贏協議: 樹立明確目標與評估標準,或是撰寫績效協議書,如此可把上對下的監督轉變成自我監督,使雙方共謀福利
?雙贏制度: 目標背後要有良好的獎懲制度作後盾。例如: 企業中主管可以改變制度使屬下成為向心力強的團隊,學校老師可以讓同學互相提攜,父母不要鼓勵子女互較高下而是要全家一條心。
?雙贏流程: 談判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依照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來尋求互利的解決途徑。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認清彼此的顧慮,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成果。




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溝通來自於傾聽與了解,要用同理心來傾聽對方)

        學習傾聽,瞭解他人到比他自己還透徹,再基於對他人的體認來表達自己、或說服別人。
?傾聽的五層次: 聽而不聞、虛應故事、選擇性傾聽、專注的聽、同理心的傾聽。同理心的傾聽出發點是為了了解而非回應,透過言談了解他人的感受,不但耳到,還要用眼觀察及用心體會。
?溝通的四大毛病: 價值判斷、追根究底(窺探隱私)、好為人師(用自己經驗提忠告)、想當然耳(根據自己行為和動機來衡量別人),一但發現自己犯了這些毛病應該主動道歉。
?溝通的四個階段: 1.覆述對方的話,2.再用自己的詞語解釋表達,3.掺入個人的感覺、體會對方心情,4.加以解釋加上感情。
(例如:1.上學真是無聊透了,2.你不想上學了, 3. 你覺得很有挫折感, 4. 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 SYNERGIZE  
        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試著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傾聽並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堅持己見,創造第三選擇。關於第三選擇作者寫了一本書,2013年出了中譯本,想深入了解第六個習慣可以參考他的新書。 

        什麼是第三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一個選擇就是照「我」的方式,第二個選擇就是照「你」的方式來進行。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種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讓雙方都獲益。柯維稱之為第3種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s),而這正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





第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有一個人在鋸木頭的時候,體力漸漸不支,越鋸越慢。一個路人看到了,建議他不妨先停下來,把刀磨利一點再開工。但是這個人說他時間很趕,沒有時間磨刀!一把鈍掉的鋸子就能讓工作乏味,且效率低下。所以高效能人士會花費必要的時間首先把自己這個“工具”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也就是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精神、思想和心情。

高效能人士會花時間關心自己,在生活的四個面向(生理、心智、精神、社會/情感)裡保持平衡,不斷更新,以便更有能量的實行上述六個習慣。作者建議我們花一個小時寫日記鍛鍊心智跟心靈,冥想和禱告也有幫助,還有找時間運動...。

身心健康為一切之本,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做得到,請常常提醒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往健康帳戶中加值。

  生活四面向:
?生理面 Physical: 吃好睡好多運動
?社會/情感面 Social/Emotional: 進行有意義的社交連結 (只有FB是不行的唷)
?心智 Mental: 學習、閱讀、寫作、教學 (何不開始經營部落格呢?)
?精神 Spiritual: 花時間在大自然上,追求靈性的成長。例如冥想、禱告、藝術及音樂、服務社會。 (聽起來練習正念減壓MBSR蠻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2-3 15:15:17 | 只看该作者
感到读过这本书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到东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小到这个坛子里的争论。。。。。。很有意思。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2-2 19:0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习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它甚至能左右一个人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养成好的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设定一个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把重要事放在第一位,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在与人合作过程中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心声,做到有效的沟通,善于思考在分歧中去寻求一份收获。

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其实就是人对生活对工作的一个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责任才能成就未来。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积极的去面对人生,才能使生活更加精彩;在工作中我们只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份工作,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当然,在积极主动去处理事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担起责任,因为责任才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最终动力。

习惯二:以终为始

    人的激情来自于对目标的不断追求,以终为始就是要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把握前进的方向。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也在于不断的去实现自已人生目标及自我价值,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再设另一个目标,带着自已的梦想和追求一步一步走下去,永远没有终点。只有以终为始,我们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激情。

习惯三:要事第一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多事要做,然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给予合理的安排,可能每天都会被一些琐事困扰。要事第一,就是要我们管理好自已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已的工作和生活,学会做正确的事,能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事,把重要紧急的事放在第一位,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不重要的工作上。平时更应该多关注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在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未变成重要而紧急的工作之前就处理好。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是合作中最完美的选择,但现实中的合作处处充满了敌对式竞争,很难达到一种双赢。当然双赢的基础是互信、互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平等的去对待你的合作伙伴,对于双方的差异要从相互依存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解决问题时争个胜负,只有以双赢思维去考虑问题,建立彼此之间的互信机制,达成一种默契,最终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

习惯五:知彼解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了解,如何让别人更好的了解你,首先我们要去更好的了解别人,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已的意见之前,应该用心去倾听对方的心声,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沟能,了解了对方以后再正确的去表达自已,让对方也了解你真正的想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去倾听或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沟通上的障碍。知彼解已,就是要要求我们深入的去了解别人,用心去倾听,尊重对方,最终得到对方的认可。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是合作的原则,指在合作过程中要能够博采众议,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鼓励每个人积极阐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各种建议的整理加工整合最终形成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们的工作中,合作处处存在,利于好统合综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即是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更新,都需要我们去不断提升自已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进则退,只有不断提升自已才能使前面六个习惯实施起来更有成效。当然,提升的过程要注重身体、心理、精神及人际关系四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才能使自已获得长期的发展。

    七个习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都有提及过,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不多。培养这些良好习惯,对于我们个人的全面提升非常重要,也许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但只要努力去改变现状,把七个习惯应用到自已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相信我们一定会得到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

权限:公开   来自:labs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表达的意见、判断、数据、观点和陈述文字等内容均与中国移动研究院无关。移动Labs博客致力于为ICT领域的研究者及从业者提供技术和业务交流的网络平台,对本文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