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3°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2°
    温度感觉: 21°
查看: 4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序正义的现实价值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2: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财经日报

财产保全、立案、送达司法文书,这些司法程序上的问题在不少人看来,只是为了案件审理而实施的“辅助性”活动。即使在许多司法工作人员的实践中,程序许多时候也仅是为了最终获得一个“实事求是”的实体判决的“工具”而已。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要求法院系统更加重视程序问题的发言,以及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司法程序问题的一些规定。

主流的看法认为,在法律的基本价值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两个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英美法传统更是认为,“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而程序正义则视为“看得见的正义”。

终极意义上讲,司法的权威来源于公民的确信和承认。而对于有理性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确信通常是由证明过程决定的。在一个公正的程序之中,当事人的主张或异议可以得到充分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将得到合理的综合权衡和考量,最终使得不满被过程所吸收,使得一个相对而言更为完善的解释和判断被采纳。很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经过“正当化过程”洗刷的决定更容易权威化,因而也更容易得到遵守。

美国思想家罗尔斯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正义论》中举个了一个我们都能够理解的例子,即“两个人分一个蛋糕,最公平也最能够为双方接受的办法是,由其中的一方将蛋糕切为两份,同时给另一方优先选择蛋糕的权利。”事实上,大家很容易明白,在这个例子中,蛋糕最终切开的两个部分在实质上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相等” 的分量。而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

有心的人们会发现,现代社会在本质上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所谓的“客观的”,或者“被普遍认可”的实质性的公正分配的标准。因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认同一个程序的公正要比认同分配结果的公正更为可能。

此外,一部法律或者整个法律体系能够为人们所信服和遵守,也不仅在于文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如何保证程序的公平和正义。事实上,在许多法学家看来,法律判决不过是一种人为艺术,只是这种艺术的书写在一定时限内,依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展开。因此,要想给所有案件的裁判活动确定一个统一适用的公正结果,不仅难,而且不现实。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各大诉讼法都奉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本文开头所指出的“重实体轻程序”的现实问题。

基于一些基本常识,我们会发现,就一个案件而言,最终的裁判是否公正,可能只有当事者才真正地“心知肚明”,那么,一个案件的裁判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则不仅为当事者所能感知,而且还能为一般社会公众所觉察。甚至在有的时候,公众对司法公正与否的评价正是通过这些程序的实施来展开的。

也正是这些“看得见的正义”让人们平静地接受一些看似“不公正”的实体判决,一个最为著名的案例是“美国辛普森杀妻案”——无数的美国人都“认为”辛普森杀了人,但是,在法院最终宣判辛普森无罪的时候,美国的媒体和公众都相当平静地接受了判决结果。我的理解是,在案件的全部过程中,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了程序在一步步地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往前推进,而这些法律被认为是代表了全体国民意志的,因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是一个合理的可以接受的结果。

而反过来,假如我们连一些可以观察到的形式和程序的基本公正都无法保证,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信任一个法官或者一个法院呢?因此,我们当然不应该接受那些程序上存在瑕疵的司法活动——这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意。而且事实上,正当法律程序并不会使被告人成为唯一的受益者,它还是使政府、司法机关摆脱一些错误的最好保证,也是对所有公民的最好保护。
沙发
发表于 2012-6-17 11:4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2-6-17 12:47 编辑

公平竞争在中国是缺乏的,这个要说的话,三天三夜说不完。

我要说的是,公平竞争只能以相对方式实现。比如说高考,让分数说话,不要什么少数民族加分、照顾分。这样一刀切。但是真正的(不是那种自己改的)少数民族就说了,我们从小长在牧区,没有“公平地”受到中小学教育,所以在高考问题上要补偿我们。可是如果这样说,那汉族的出身偏远的就说了,人家县城的学生走五分钟就到学校了,我要走二十里山路,起早贪黑,这个也不公平啊!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因此这个源自西方的公平观念本身的基础不是很牢固的。我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妥协获得的简单直接的标杆,比如高考,大家就分数说话,不管你其他的了!否则大家吵起来就没个完了。所以公平是妥协的结果,是一种约定、契约。比如在印度那种地方,乡规民约说了,婆罗门如何,刹帝利如何,各有特权,一直到贱民,权利越来越少直到近乎没有。如果大家都接受,这就是“公平”。否则,都学毛主席闹革命,贱民要造反,这个规则没人遵守,“公平”就重新定义。

老毛的阶级斗争其实就是这样:过去的“公平”是资本家地主出钱出地,工人农民干活,这很公平啊,没强迫你啊。现在老毛说了,这不公平,这是剥削…… 一个“公平”标准能否得以建立,在于你是否有这个Power,包括别人的认同。专制社会,统治阶级有足够的Power自己推行“公平”标准;但是民主社会,可能这个标准要大家来订。说到民主:“一人一票”也是一种相对公平!就好象一个家庭,大哥起早贪黑苦干,二哥干活不卖力但孝敬父母多些,老三成天睡觉,靠兄弟爸妈养活,如果有个家庭会议,要决定什么事,让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这“公平”吗?只是就全民来说,这个东西不好定,伤情面,所以还是一人一票算了。

再说说自由,如果按自由的类别分,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比如我有追求MM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比如老板每个周末让加班,还没加班费)。

是否可以说:64属于积极自由,是要求别人干什么。最近陈光诚的事情属于消极自由,我只是维护法律赋予我的权利。

中国不是没有法律,如果中国人都能有陈光诚的勇气,坚持捍卫法律的尊严和自己的权利。社会已经很不同了。

不过可能也无法彻底隔离两种自由的活动,因为社会结构体制和是否能捍卫自由关系极大,而积极自由是属于要求政改的,消极作用是在现行条件下维护我的个人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18 09:01:10 | 只看该作者

旧文: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竞选失败后的电视讲话

阿尔·戈尔





晚上好,几分钟之前我刚和乔治.W.布什通过电话,并向他赢得此届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表示祝贺。我还告诉他,这次我不会再提出上诉了。我还表示,我们双方应该尽快举行一次会谈以便于回顾一下我们刚刚经历的这场竞选。

大约一个半世纪之前,斯蒂芬.道格拉斯参议员曾对击败他而成为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表示:“党派情结对于爱国主义是有害而无益的,我和你站在一起,愿上帝保佑你。”本着同样的精神,我要对当选的布什总统说,现在应该把党派情结放到一边去,愿上帝保佑他领导好我们的国家。他和我都不曾想到这次的竞选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进行得如此艰难,当然,我们也都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事实却是如此,不过,好在现在一切都已结束。在我们的民主机制下,事情总会有结束的一天。

在我们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句座右铭,那就是“不是看人,而是要看法律。”而这也正美国民主自由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我一直把这一原则作为我参选的指导原则,就象在过去长达五周的竞选中美国人民解决竞选中所有麻烦问题时所使用的指导原则一样。现在,美国最高法院已经作出裁决,不用怀疑,尽管我对最高法院的决定仍持反对态度,但我接受这一即将于下周一由选举人团批准的结果。

今晚,为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为了巩固我们的民主,我做出让步。我还将无条件地接受停止计票的决定,并尊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帮助他将全体美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以完成《独立宣言》中所描绘的美好前景,并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请允许我对所有支持过我们和我们事业的人表达感激之情。蒂伯和我要深深感谢乔和哈德塞尔.利伯曼,他们使我们的合作充满热情与动力,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竞选,而且还为我们的国家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是一场伟大的选举,这是一个上帝都没有预料到的竞选道路,这个最终被打破的僵局指引我们达成一个新的共识:这次选举差距异常接近的事实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我们仍然是一家人,我们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个历史给了我们许多激烈辩论、激烈争论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也在公众意愿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还有一些争论在得出结果前延续了数个星期,但是每一次,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在和解的想法之下和平地接受了结果。所以希望这一次我们大家也能这样。

我知道我的许多支持者都十分失望,我也很失望,但是我们必须要用对国家的爱来克服这份失望。我要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说,不要把这次选举视为美国弱点的一次暴露。我们的困难被强大的民主所克服,而美国民主的力量也由此再次得以体现。

有些人担心,这次选举不寻常的特点可能会妨碍下任总统在任内的行动。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我们国家的人民已经准备好帮助总统当选人布什来担负起他巨大的总统责任。我个人将听从他的调遣,而我还要呼吁所有美国人,尤其是在选举中支持我们的人,团结起来支持我们的下一任总统。

这是美国。我们要象在竞选成功机会极大时努力拼搏那样,在竞选结束后再度紧密团结起来。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辩论我们的分歧,但现在这个关头却是团结而不是分裂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再固执己见,而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在政党之上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使命,那就是美国。我们要把国家置于政党之前,我们将团结在新总统的周围。

至于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象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希望能与家人和老朋友渡个假。我会在田纳西渡过一段时光,修修篱笆,当然这包含着字面和比喻两层意思。

对于有些事,我仍然感到遗憾,我确实感到遗憾,因为我没有得到在未来四年中继续为美国人民奋斗的机会,尤其是为那些需要减轻负担和减少障碍的人们,为那些感到自己声音无人倾听的人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而且我不会把它遗忘。

我喜欢在竞选过程中所看到的美国,它值得我们为它奋斗,我永远不会停止为美国奋斗。

至于今晚告终的这场战斗,我坚信——正如家父所言,无论失败是多么艰难,它都值得我视同胜利一般珍藏。因此,对我来说,竞选已经结束,但同时又是开始—— 和我笃信上帝的可爱的家人一起,在这个从越南战争直至就职副总统以来我一直为之服务并感到自豪的国度,开始一种新生活。对于那些不知疲倦的大选工作人员以及志愿人士,包括过去36天来在弗罗里达辛苦工作的所有人员,我们表示感激。

现在,政治斗争已经结束,我们要重新回到为美国大众的共同利益、为全球各地期待着我们在自由事业上负起领导责任的芸芸众生而奋斗的无穷道路上。

现在,朋友们,恐怕我要和其他人说些话了。我该走了,谢谢诸位,晚安!上帝保佑美国。

谢谢诸位,晚安!上帝保佑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