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4°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查看: 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家有个小鬼子(1)--伯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1-2 13: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清末有个英国人叫赫德,字鹭宾,做大清的总税务司长,与李鸿章声气相通,操纵洋务。光绪亲政前此君已领布政使衔,慈禧赏他花翎与双龙宝星顶戴,帘眷不谓不隆。赫鹭宾想子孙后代长居中国,于是延请西席,教儿子八股制艺,又拜托李鸿章走国子监主管,帝师翁同和的门路,想给他的金发碧眼儿捐个监生,好应北闱乡试,走科举正道。

    你我今天也象赫德一样,异域教子,别有一番情趣。女儿从四川来美国八年了,她爷爷那代人坚守重庆,血肉长城,八年打败了小日本,到了孙子辈流窜美国,嘻皮笑脸,八年堕落成了小鬼子,乐不思蜀,竟把它乡作故乡。听女儿用英语洋腔回答我的四川土话,我就纳闷:好端端的两只“九斤黄”土鸡怎么就生出来了一只“来亨”小洋鸡?

    入乡随俗,在美国这个长治久安的社会里,女儿培养起了待人接物的礼貌,环境保护意识,诚实,爱心和其他的文明习惯,也让成长于一个艰难时世的老爸常感自身修养不够。即便是对劳动所得的金钱,这位资本主义的小徒弟也常说:
"Money is just money, not everything." (钱不是生活中的一切)当然,我印象较深的还是女儿的学习和劳动自立的观念。

    当小鬼子的爸爸有些实惠,我不用多管女儿的学习,没有国内的老爸们那样披肝沥胆,“养不教,父之过”。女儿跟着我们在美国南征北战,小学换了三所,偶尔有一点家庭作业。就这样,不少老美家长还要求取消所有的家庭作业,理由是孩子们需要快乐的童年。那么,女儿在小学里有什么样的作业呢?

    一天晚饭后,女儿说:“爸爸,你能否开恩一小时内不要打扰我,好吗?”
    老爸我好打听,说:“你要干什么?”
    小丫头脑袋一昂,说:“老师布置要写五首诗。知道诗歌吗?文学中的皇后。”        
    我讨好地说:“知道,好象跟在老爸在后院挖土不一样,光出汗不够,得有灵感才行。”
    大概十五分钟后,女儿说写好了第一首。我说:“你真能干呀!”
    隔一会儿,她又大叫起来了:“爸爸,第二首又写好了。”
    我羡慕地说:“你可以批量生产诗歌了。能念一首给老爸听一听吗?见个世面。”
     她得意洋洋: "There was an old lady, drove a Mercedes, ..." (从前有个老小姐,开了一辆马屎铁 ... )。
     听完后,我失望地说:“好象没有什么思想。”
     女儿乐了:“哈,我知道你,你有点妒嫉我的才华了。老爸,难道你从来没听说过朦胧诗吗?”

    不知道是哪位祖宗定下的规矩:严父慈母,我得在女儿面前唱黑脸,管她的“进步”。身为中国父亲,我生怕孩子学的竞争技能太少,在一个机会有限的社会里活得不好或不能出人头地。

    我家两代人学工程,看孩子偏看数理化,有时想给女儿加一点数学作业,每次都遭到她的严词拒绝,难以得逞。女儿还给同学们讲:“我爸对数学就象对挑房子地点的“三字经”一样,‘数学,数学,数学’。”女儿的数学不错,可是比起她老爸的野心来还差距太远。

    来到美国这样一个机会之地( Land of Opportunity ),行行出状元,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在只啃书本这根独木桥上从小就打拼呢?累了儿女又累自己。女儿将来是要成家立业的,和老爸不会生活在一起,趁着现在朝夕相处尽享父女亲情,也是天下老爸一般心。我读书读多了,道理太简单了有时就不肯相信。

    现在,我也不怎么督促她的学习,由她去了。进了初中后忙起来了,运动队训练,乐队表演,每日一门课程的家庭作业,练琴,好在她都能管理自己,不用父母操心。
        
    女儿的学校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譬如,上学期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体育队,女儿选的是蓝球队,一个学期从不懂到上场比赛,打得有板有眼,老爸我还请假去场上情不自禁地欢呼过。大众教育强调的是参与。

    回想起我受过的精英教育来,体育成了少数人为国为校争光的表演,我这么一个运动迷,在国内时也就参加过一次游泳选拔赛,第一轮就被干掉了。女儿的钢琴老师送给她亨利 . 戴克( Henry Dyke )的一句话:
     "The woods would be very silent if no birds sang except those that sang best." (如果只有最好听的鸟才唱歌,树林将会太寂静了。)

    音乐方面女孩子是如鱼得水,女儿曾经用她那需要更多天份的嗓音在合唱队里挣扎过一年,后改换门庭,现在管弦乐队里效劳,家里买有她乐队演奏的光碟,她说要带给国内的奶奶听一听,看奶奶还重男轻女不?

    家庭作业常常要做一个项目,有时是查阅图书写个研究报告,有时是实地勘测做个模型。有一次她和同学杰奎琳为了研究中国文化,准备了一堆问题来采访我。学校教育锻炼了女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我在中国时,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写研究报告。

    与许多中国留美学人的小孩一样,女儿的成绩在班上拔尖。一来是父母遗传好,二来是父母在教育上很有追求的榜样。不是吗?可怜的老爸忙活了四个学位,工科,理科到经济学,才把肚子给撑圆。

    有一段时间想把女儿送进什么“天才班”( Gifted Class ),看到女儿一点点好表现,老爸骨头一轻,以为老王家祖坟冒青气,出贵人了。女儿不干,说不跟特殊人才在一起。

    后来老爸想通了,女儿有个心理成熟过程,最好跟着同龄人随大流,赶鸭子;再说,早熟的江郎容易心理脆弱,一生难得幸福。国内大学少年班的许多老师就表示决不让自己的孩子走“少年天才”之路,为什么呢?

    一个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讲:身处校园之中,我始终是以少年班一员而骄傲,但走上社会后,很多的梦想都被现实所打破。少年班的强化教育虽灌输了许多知识,但也忽视了很多东西。社会是多元性的,满腹经纶者未必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必须强迫自己把心理年龄提高到和同事们相近。人的一生中智力大概只能起 30 %作用,人的成长应该是一步步很自然地过来。

    老爸乱出馊主意,要害女儿咽苦果,感谢我家小鬼子,不听老爸糊涂话。

    在生活中我当不了小鬼子的老板,只能做她的一个顾问。我想管虚一点,多分享点自己的人生经历,少管点她做作业,给女儿一些生活的启示,期待她能够从中受益。

    比如,我常常给女儿痛说“革命”家史:她太爷爷是河南南阳的一个带头致富的农民,四九年土地改革时让别人把地给分了,人也连气带病死了;抗日时爷爷出来念了大学,抗战胜利后一个农民娃娃娶了个买办千金(奶奶啦),四九年解放后还是搞技术,工作好干上了全国群英榜,文化革命时被迫害死了;还有老爸我在人世间的拳打脚踢。这小鬼子哪里听见过这么水深火热的事迹,每次都哭湿了几张纸巾,她说:      "Dad, I really feel sorry for you." (爸爸,我真替你难过。)

    我希望女儿了解些家史,学会珍惜,天大地大不如自家的祖宗大,河深海深不如老爸的恩情深。一个民族的根是深扎在每一个家庭的,不在政府机构或精英分子身上。你我这些普通家庭能血脉相传到今天,追溯上去,比起那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各个朝代的历史都长。老话讲“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说的是好的性格和家风若能传给孩子,一个家庭即便遭受社会灾难,也能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