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7°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6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兵相争,勇者胜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11:3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谈考G-----对新移民的忠告
    刚刚读过 51首页的<路漫漫修远兮:在多伦多考驾照何其难> 的文章, 不觉想起我去年考G的经历。
    我在国内是学过开车的, 虽然并不属于有本不会开的‘本本族’ , 但也不是什么驾车高手。 然而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为找工作创条件。去年春一落地, 我便着手考车的准备。先是四处搜寻G1的练习手册, 在DOWNTOWN的几家图书管预订无果后, 便向周围刚认识的中国人四处讨要, 没办法, 初来乍到, 节省一分是一分吧。 终于不负苦心, 在第二周便读到了‘渴望中’的中文范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部分和多少习题。 总之,一口气读完, 觉得不难。为保险起见, 详细咨询了几个过来人, 总结的消息是:几乎没有人在G1失败。而且当天去当天可以拿到,也不需要预约。记得当时高兴得很, 因为只需要花一次往返车票,就可以搞定。(我想我是那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兴奋不已的小女人,为此我总能有一份好心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老公在落地一周后能放心的回去的原因吧) 。记得那是送走老公的第三天, 也是落地后的第11天, 我便按手册上的地址, 去探寻我加拿大生活的第一步。因为不熟悉环境和语言问题, 加上缺乏友人的详细路线图, 我下错了三次车。为此,我要感谢多伦多如此便捷的公交系统, 居然容许我用同一张票走完全程, 当然我是用了当时很笨拙的英语同司机解释‘ME, new comer, I want to go here(拿出手册给他/她看) ,but I lost, I have ticket HERE’. 现在想来, 当时那种急于节省多余的车票钱的心情,很好笑,但又无奈。
     G1还算顺利, 虽然比预算多了公证的40元,但的确是当天搞定的。 在此,我想告诉新来的或准备来的, 这里只承认本地专门指定的公证处公证, 每本国内驾照40元公证费用。因此不需要在国内作好驾照公证。 考试费用有高有底。 我去的YONG街要60元, 而听说当时LAWRANCE的要80。选择在哪里考,完全是你自己的喜好,同你的住所等没有关系。也同你的路考无关。顾不上高兴,马上预约了路考时间。 订在五周后, 我想,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我知道,这是一个挑战,也是在省钱的驱动下。尽管认识的人再三告诫,几乎没有人能不考G2,而直接一次考过G,。但我知道,有个利好,就是我是女的,听说女的会好过一些,为什么,没人说的清。马不停蹄,回家后,我便开始联系练车。 因为朋友少,时间紧,又不方便买中文报纸,只能在当时图书管的互联网上搜寻。 我想还是要感谢加拿大的公共服务,居然让我用到Human Resource 的免费电话。打过几个电话,选择了最便宜的一个。 (条件是只接不送,就是说接我可以, 但回来是要自己想办法的) , 也是因为我要直接考G,又刚来两周,有些教练一听根本不教。所以我的选择余地很少。
     练车并不算顺利。尽管教练的教授水平不错。但很快我发现其中的陷阱(这里说的是散钟)----单价低的诱惑。(已经记不得多少了, 好像是20/小时,这是去年的价格,同现在不具可比性) 首先, 时间的把戏: 我的练车时间是从上车开始计算的。 (不知道初学者是否也这样,因为我是上车就直接开的,而不是等教练把车开到练车场)我住DOWNTOWN,数不清的交通岗,和停车牌,非高峰时间也要一个小时才能找到人少的小区练习(教练不愿走高速,希望是出于安全考虑)。这样,对于想针对性练习的我,就自然多付一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在每次快结束的时候,本来可以从练习场可以直接开到地铁口,不到5分钟, 而教练却总是多让我上路多走两个路口,说是让我感觉一下练习后上路的感觉。这样一来等红灯,行人加上找停车位, 肯定要多半个小时或更多。这样,前两次的练习,我都是支付了尽四个小时的钱。 算下来,每次要70多,这同那些200元10次(一次的时间是45分钟)的可贵多了。 而且效果也不好。 我个人认为,开车要的是开的次数。多熟悉车。 每周在两到三次, 每次练习不易超过2小时,效果最好。 每次练的时间太长,体力不够,也不利于对动作的熟悉巩固。开车过程并不难,想想看, 对于开车的几个部分, 左右转,平行停车, 三点掉头,行驶中的变线等,是每次练习两小时,每周3次效果好还是一周一次,但6个小时练习好呢。而且教练不会在同一天让你练习所有动作, 这也是其赚钱的又一办法: 次数的游说。我想学车的人都会听到教练提到要多练车,摸车次数多了,也就会了。话是没错了。 当时我的教练试图建议我天天练习,同时强调他的分步教学法。比如,就左右转一项就让我练习了整整一个下午,三个多小时啊。记得那是在一个小区里练习的,有个白人老人刚好在搞他街角的花园,因为一直是绕一个弯,每次在停牌前停下,总能看到他困惑的目光。许久后,他竟开口问我: ‘Are you crazy?’ 如果把G的个个动作都这样分解练习, 恐怕要十五六次才能练完。 每次70, 总共要花近1000块。教练自己曾失口说出,他从上一个学员身上赚到了850元。
    回家后, 我躺在床上, 算计着我的预算和实际的差别。 换人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针锋相对,但又要有策略, 不想让他不高兴。 于是,在第三次练习前, 我提出,每次在车上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理由是我是女的,体力本来就不如男, 加上时差还没到过来。 长了,会吐。前两次回家都吐了。(这也是实际情况, 但那是因为我怀孕了。) 第二, 为了他不用花费接我的时间, 我可以自行到练车场附近的地铁站,他在那接我,在开去车场,只需5分钟。第三,直接了当,新移民,没收入,负担不起每天学。什么时间学,我通知你。您的车方便就学,不方便再定。反正离考试还有5周。足够了。他听了,无可奈何。但仍强调多练习的重要。同时不忘反复说,他很忙,一定要提前预订。而事实上,每订必到,每车一人。似乎没有他说的那么忙。
     就这样,我是在同他的不断斗争中结束了练车过程。总公练了六次,支付了不到300元,后三次都是在考前的最后一周练的。因为时间紧迫,而且教练也希望学生能过,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客户。所以他不得不把所有考试步骤内容在一天全部倒出。那时我的内心是有着莫大的喜悦,像是打赢了一场战争。而事后,我才知道,有关路考的动作要领,及考试要求,在交通部网站上有详细记载。阅读能力好的人,不妨自己仔细阅读,有驾驶基础的人完全可以自行练习。
     最后,关于考试过程,我的经验是,一定有自信。我觉得,不妨把考官和考生看作俩个对立面。自信能把考生的不利地位转化为有利。我是来拿驾照的,不是来考的。你,考官只是我拿驾照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关键。我可以开车,没有道理不给我。如果新移民用这个心态面对,我想成功的基数会大的多。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在考试中有个小插曲:
     考我的是个白人老头,很和蔼的样子。为了表现有自信。上了车,我说‘Hello, Me, good driver, don’t worry’ 至今,我还记得那老头疑问的笑容。为了给后面做错找借口,我又说‘but, English, problem. So, be patient, OK? Thank you SO MUCH’ 老头大笑,“OK!” 放松了心情,我的动作也就熟练了。更重要的是,考官总是很提前的告诉我下一个要作得动作,怕我听不懂。可我的听力可比口语好多了。心理窃笑,抓紧时间考虑动作要领。在上高速前,老头一直在说‘GOOD’ 。我的插曲就发生在上高速的瞬间。我是在Lawrence考的,据说,是最难考的一个考场。当时我也没有概念,预约时,只是觉得这个考场名字耳熟,就定了。现在已经记不清走的是什么路线,只是教练提到过那里有3个高速交叉。其中401是限速100,其他是90。在我一直加速,从左边准备进入高速时,内车道的车不但不让,反而加速,与我并行。眼看辅助路已尽头,同我并行的车并无半点让我进来的意思。此时的我实在无法回忆出教练的教诲,因为练习时,内车道的车或是减速让行,或是加速超过。怎么办? 在大脑空白的瞬间,感觉脚下的煞车向下运行,对,煞车! 我狠恨地踩下了已经被考官踩了一半的煞车。车子很快停在了高速辅助路的尽头,前边没路了。此时, 我故作镇定的问‘Am I failed?’ 也许是之前好感,考官居然带有遗憾的说‘You did nothing wrong, but some people just do like that. And I press the brake, otherwise we dead. So, you failed’ 相信是从小就有的反叛心理帮了我,我总是对别人的意见马上说NO。‘I brake, not you,’ 说完,回想起后半行程的杀车确实是我踩的,于是补充着。同时作着很无辜的样子。我想也是讨好吧,我对他要求返回的指令没作辩解。然而,在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说,我开车技术很好,我不但在中国开,在,非洲欧洲都开。事实我确实去过那里,但只是作朋友的车。就在要离开高速区的时候,这个可爱的白人老头居然改变主意,让我重新上高速。也就是说,我又给自己争取了机会。当然,条件是苛刻的,他让我在三条高速上分别上下了2次,这比通常的考试多了3倍。听教练说,一般是上一条高速,并到另一条就近的,再下来,就算结束了。还好最后一次练习时,教练反复叫我上下了3条高速。等我把车开回考点后,老头微笑着给了那张记载着我所有错误但还是通过了的黄纸。我拿到了G牌。
      在此,给新来的人们一句话: 两兵相争,勇者胜。要敢于尝试直接考G,敢于面对考官,我们能鼓足勇气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敢于面对一个个问题。我想,不只是考车牌,在如我一样的新移民的生活,工作中,这句话一样适用,不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