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2°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4°
    温度感觉: 14°
楼主: 费事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到圣經找答案

 
271#
发表于 2013-12-3 15:0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ichard cz 于 2013-12-3 15:25 编辑
有个老問題, 多人提出过, 但教會的人从來給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那問題是: “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但人有白種, 有黑种, 有黃种, 那麼, 神究竟是什麼种族的?”
其实簡單得很, 紙紗窗説: “回到圣經找答案”:

Gen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圣經說得很清楚, 是 “我們”, 即是說, 天上众神有諸式神种, 各自按照其形像造人, 造出來的就有諸色人种。

可是猶太人執着只有一神, 基督教繼承猶太人的一神思想,變成作繭自縛, 連最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2-2 10:49


创造之工的参与者:三位一体的上帝,也就是上帝的三位格,都参与了创造之工。

圣经把创造之工归于:
(1)完全的上帝,并没有区分位格:“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
(2)圣父上帝:“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於祂”(林前8:6)。
(3)圣父上帝通过圣子上帝:“[上帝]就在这末世藉著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著他创造诸世界”(来1:2)。
(4)圣子上帝:“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约1:3)。
(5)圣父上帝通过圣灵上帝:“你发出你的灵,他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诗104:30)。(6)圣灵上帝:“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1:2);“藉祂的灵使天有妆饰;”(伯26:13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0:39:25 | 只看该作者
创造之工的参与者:三位一体的上帝,也就是上帝的三位格,都参与了创造之工。

圣经把创造之工归于:
(1)完全的上帝,并没有区分位格:“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
(2)圣父上帝:“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於祂”(林前8:6)。
(3)圣父上帝通过圣子上帝:“[上帝]就在这末世藉著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著他创造诸世界”(来1:2)。
(4)圣子上帝:“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约1:3)。
(5)圣父上帝通过圣灵上帝:“你发出你的灵,他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诗104:30)。(6)圣灵上帝:“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1:2);“藉祂的灵使天有妆饰;”(伯26:13a)。
richard cz 发表于 2013-12-3 15:06


我簡單兩句,就說得清清楚楚,你搬出一大堆, 卻越說越糊塗。

Gen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圣經說得很清楚, 是 “我們”, 即是說, 天上众神有諸式神种, 各自按照其形像造人, 造出來的就有諸色人种。

可是猶太人執着只有一神, 基督教繼承猶太人的一神思想,變成作繭自縛, 連最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

   
多沒有用的, 如果圣父, 圣子, 圣灵, 是同一样東西, 則究竟他是什麼肤色的, 是男的, 还是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13-12-4 12:16:28 | 只看该作者
我簡單兩句,就說得清清楚楚,你搬出一大堆, 卻越說越糊塗。

Gen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圣經說得很清楚, 是 “我們”, 即是說, 天上众神有諸式神种, 各自按照其形像造人, 造出來的就有諸色人种。

可是猶太人執着只有一神, 基督教繼承猶太人的一神思想,變成作繭自縛, 連最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
   
多沒有用的, 如果圣父, 圣子, 圣灵, 是同一样東西, 則究竟他是什麼肤色的, 是男的, 还是女的?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2-3 20:39


您老的观点“天上众神有諸式神种, 各自按照其形像造人, 造出來的就有諸色人种”需要提供具体证据,首先需要说明“我們”的数目,是两位?三位?四位?五位还是多位?这个数目如何与地球上的五种肤色人种对应?其次,有哪些资料介绍这五种肤色和对应“的天上众神有諸式神种”的名字以及特征。如果没有资料加以证明,那不过是您老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而已。

下面的一堆资料,您老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看看。

Gen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希伯来原文如下:

????????? ???????? ????????? ????? ???????????? ????????????? ?????????? ??????? ?????? ???????? ??????????? ???????????? ??????????????? ???????????????? ????????? ?????????????

希伯来原文从左向右排列,没有章节以及标点符号,语法结构很特别,按照逐字翻译,中文应当是:

说(动词) 神(名词)造(动词)人(名词) 形象(名词)样式(名词)管理(动词)鱼(名词)海(名词)鸟(名词)空气(名词)牲畜(名词)全(名词)地(名词)全(名词)活动的(名词)爬(动词)在(介词)地上(名词)

英文:

said God make man image likeness dominion fish sea birds air livestock all earth every
creeping creeps on earth
   
如果不按照现代的文法翻译,添加现代语法特征的辅助词汇,现代人是无法读懂的。

按照原文,本来没有“我们”这个词,加上的原因是“神”这个词的特别用法。

以罗欣(Elohim)是在希伯来文圣经里面最常用於神的字,比任何其他字更多,在旧约着作中以罗欣出现约2570次:「在圣经中,这个词作為一般意义上的神出现约2570次。然而,正如Pope所表示的,在圣经中很难检测到El、Elohei 以及以罗欣的形式在使用上有任何差异(Marvin H. Pope,El in Ugaritic Texts,第10页)。」(旧约神学单词本(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R. Laird Harris, Gleason L. Archer Jr., Bruce K. Waltke编辑 [穆迪出版社,芝加哥1980年],第1卷,第44页)

它是复数形式,有一个复数男性的后缀im。

「…这个词,通常被视為Elohei 的复数,在圣经中代表真神的字中比El或Elohei 更加频繁出现。在使用於神之时,复数的结尾通常被描述為一个威严的复数,并不是有意作為一个真正的复数。这由此可以看到,以罗欣始终与单数的动词形式,与单数的形容词和代词一併使用」(旧约神学单词本(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第1卷,第44页)。

在创世记的第一章,找到一个用语传达出一神的合一但却允许多个位格(创世纪1:2,26)。以罗欣的形式只出现在希伯来文而没有出现在其他的闪米特语,甚至没有出现在圣经阿拉姆语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点。」(Gustav F. Oehler,旧约神学(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88页)。
另一种经常用於神的复数名词是Adonay。像以罗欣一样,它也被用来??表示神的存在是无限的而且也指向他的多位格这一个事实。

「在大约300节经文中,’adon是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复数形式并且连在第一人称单数后缀('adonay)的。在这种出现在诗篇、哀歌和先知书的形式中,这个字通常指神。复数形式的’adonay是威严的复数,我们在以罗欣(『神』)这个称号也观察到。它强调神的许多属性所表现出他的伟大,并且可以允许后来的叁位一体教义的发展。」(了解基督教神学(Understanding Christian Theology),第161页)

在这一节经文的翻译中,加上“我们”是为了保存原文“神”作为复数形式的本意。同时在以下经文翻译时特别强调了神的独一:

创 1:27         [cuv]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Gen 1:27   [nasb]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him; male and female He created them.

关于“如果圣父, 圣子, 圣灵, 是同一样東西, 則究竟他是什麼肤色的, 是男的, 还是女的”,肤色并不一定包括在神的形象和样式的范围内。如同画家在已经画好的轮廓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补充色彩,神当然可以随他的意思赋予人最合适的肤色。

人类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颗粒状或分散状)有关。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发层的细胞中及细胞间。决定肤色的因素有:皮肤本身的颜色和厚度。黑色素颗粒的数量与分布状态、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数量以及血液等。人种肤色差异的形成决定于黑色素颗粒。而皮肤本身原色为橙红色,亚当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红土”。
      
创 1:28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人有性别是为了“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是神赋予人的能力。神是灵,不需要性别之分,只是在词汇上有阳性阴性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1:3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3-12-5 11:41 编辑

Mat 7: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Mat 7: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Mat 7:3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基督徒就是喜論斷人。你有不同的意見, 就直白說出好了, 不要使用 “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之類論斷的說話。
古人的說話, 今人不易明白, 更何況是外國人用外國文字寫的東西。


韓愈說: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看这句,以為韓愈是養馬專家, 養出了千里馬。但再看: “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如果千里馬是伯樂養出來的, 又怎會 “千里馬常有”?


我問过老師, 卻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後來有人問我, 当然也答不出。苦思之下, 終於悟出,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応該是“世有伯樂而後知有千里馬”。这样, 下一句“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就解得通了。“千里馬常有”, 但 “伯樂不常有” 就不知道有, 跟沒有並無分別。


这是合理推論, 不是臆測。


从你的帖子中, 我推論你一定是牧師, 否則不會興趣去學希伯來文, 但學一种語文, 非經長期浸淫, 無法徹底明瞭, 況且學了一定要經常使用, 你又那裏有机會使用希伯來文? 还是使用自己熟悉的中文和英文好了。


中文是 “我們”, 英文是  “ us”  “our”: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但隨即改為  “his”
Gen:1:27: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created he him; male and female created he them.~

所以我說前後矛盾, 是抄別人的神話, 發覺有悖一神信仰, 就由众数改為單数, 但又改得不徹底。

什麼 “一神的合一但却允许多个位格”全是後世教會為欺騙世 人的一派胡言。一就是一, 多就是多, 若三个其实只是一个, 那就是單数, 不是複数。你可以一身兼三聀, 卻仍是一人, 不是三人, 你介紹自己時, 絶不會說 “我們”。


我不是教徒, 但現在是講圣經, 要根据圣經, 不講科學, 如果講科學, 跟本就談不攏。你一不小心, 就涉及進化論。人類不同的肤色, 面貌, 头髮的形狀等, 都因生活的環境不同而經長時間演變, 各自朝不同的途徑發展, 各有特色, 與神造人無關, 你既說出 “人类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 就不要再講創造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13-12-5 16:01:43 | 只看该作者
Mat 7: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Mat 7: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Mat 7:3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基督徒就是喜論斷人。你有不同的意見, 就直白說出好了, 不要使用 “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之類論斷的說話。
古人的說話, 今人不易明白, 更何況是外國人用外國文字寫的東西。

韓愈說: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看这句,以為韓愈是養馬專家, 養出了千里馬。但再看: “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如果千里馬是伯樂養出來的, 又怎會 “千里馬常有”?

我問过老師, 卻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後來有人問我, 当然也答不出。苦思之下, 終於悟出,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応該是“世有伯樂而後知有千里馬”。这样, 下一句“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就解得通了。“千里馬常有”, 但 “伯樂不常有” 就不知道有, 跟沒有並無分別。

这是合理推論, 不是臆測。

从你的帖子中, 我推論你一定是牧師, 否則不會興趣去學希伯來文, 但學一种語文, 非經長期浸淫, 無法徹底明瞭, 況且學了一定要經常使用, 你又那裏有机會使用希伯來文? 还是使用自己熟悉的中文和英文好了。

中文是 “我們”, 英文是  “ us”  “our”:

Gen:1:26: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fowl of the air, and over the cattle, and over all the earth, 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但隨即改為  “his”
Gen:1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created he him; male and female created he them.~

所以我說前後矛盾, 是抄別人的神話, 發覺有悖一神信仰, 就由众数改為單数, 但又改得不徹底。

什麼 “一神的合一但却允许多个位格”全是後世教會為欺騙世 人的一派胡言。一就是一, 多就是多, 若三个其实只是一个, 那就是單数, 不是複数。你可以一身兼三聀, 卻仍是一人, 不是三人, 你介紹自己時, 絶不會說 “我們”。

我不是教徒, 但現在是講圣經, 要根据圣經, 不講科學, 如果講科學, 跟本就談不攏。你一不小心, 就涉及進化論。人類不同的肤色, 面貌, 头髮的形狀等, 都因生活的環境不同而經長時間演變, 各自朝不同的途徑發展, 各有特色, 與神造人無關, 你既說出 “人类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 就不要再講創造論了。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2-5 11:39


您老都用圣经里我主耶稣基督的话教导起别人啦,证明主的话语确实有能力!:thumbu:

既然您老可以引用圣经,我为什么不可以讲科学?

您老可以用文言文,我为什么不可以用希伯来文?

这是不是“double standard, 香港話叫大細超” :eyebrow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13-12-5 22:51:16 | 只看该作者
也真难为教友们了,为破得不能补的一本少数民族古书绞尽脑汁去编造些自欺欺人的"解释".

当初那些上帝承诺要"生养众多"的人,有没有家谱呀。让大家看看怎么生养众多了,怎么遍布各地了。
在圣经里,人这物种还真不容易呢,好几次只剩那么几个,差点灭绝。那么弄呀弄的,又缓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1:06:17 | 只看该作者
圣經裏面也不乏好听的話 ,比宋祖英唱歌还要好听。可是听其言而觀其行, 何以教會裏面的人做事如此不堪?

“那清洁沒有玷污的虔誠, 就是看顧在患难中的孤兒寡妇”, 好听嗎? 誰說不好听? 可是唐人街一教堂的牧師卻是欺騙老寡妇, 欺負那个弱智的孤兒。為什麼會这样? 紙紗窗說: “回到圣經找答案”。

有了, 使徒行傳說教徒要把全部財產交給教會, 有兩夫妇把一部分留下, 即時在彼得面前暴斃。牧師用这段圣經吓唬那个愚昧無知的老妇, 她敢不乖乖的簽下遺囑把僅有的房子捐出來嗎?

“主的话语确实有能力”, 看你用那些好的話語还是坏的坏語。用好的話語使人向善, 用坏的話語使人為惡。耶穌說要使地上動刀兵, 照着这話去做, 死得人多!

文言文竟然可以拿來跟希伯來文相比, 太離譜了! 文言文是中文的根源, 現在雖然使用白話文, 但文言的根还是割不斷, 否則, 我們的文化便變成斷層。文章中夾雜文言, 大家看得懂, 不懂也可以查字典, 使用希伯來文, 誰懂?

現在講的是圣經, 不引用圣經难道引用毛語錄? 圣經是神話, 跟科學格格不相入, 一講科學, 就不要說神要有什麼就有什麼了。講圣經不講科學怎麼扯得上double stand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13-12-6 11:2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6# 金樽空对月


    难怪你总是空对月了,看来要把“空”进行到底了

   老费跟你不同,他学圣经,他还懂得思考,你也该学学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0:2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3-12-7 10:30 编辑
也真难为教友们了,为破得不能补的一本少数民族古书绞尽脑汁去编造些自欺欺人的"解释".

当初那些上帝承诺要"生养众多"的人,有没有家谱呀。让大家看看怎么生养众多了,怎么遍布各地了。
在圣经里,人这物种还真不容易呢,好几次只剩那么几个,差点灭绝。那么弄呀弄的,又缓过来了。
金樽空对月 发表于 2013-12-5 22:51

金樽空对月言簡意賅, 的是高手, 他講的話, 我正是我所想的, 但想不出用这样簡單的話來表达。
回复  费事傾


    不与风争

   断章取义 几千年以前的事

  如果我们也像你 不顾背景 更不懂啥叫经后灵光, 就成井底癞蛤蟆,蛙不了
纸纱窗 发表于 2013-10-23 20:06
回复  金樽空对月


    难怪你总是空对月了,看来要把“空”进行到底了

   老费跟你不同,他学圣经,他还懂得思考,你也该学学人家
纸纱窗 发表于 2013-12-6 11:25




看看紙紗窗前後兩个帖子, 語氣完全不同, 後一个是把我捧高, 把金樽空对月 踩低 ,用意何在? 是不是想金樽空对月像該隠那样, 因嫉妒而把我殺掉?


我們不是圣經人物, 不會这样兇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13-12-7 12:1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7 12:17 编辑
回复  金樽空对月


    难怪你总是空对月了,看来要把“空”进行到底了

   老费跟你不同,他学圣经,他还懂得思考,你也该学学人家
纸纱窗 发表于 2013-12-6 11:25

纱窗姊又搞错啦!金樽空对月的原句是“莫把金樽空对月”好像出自李白,是不要辜负好时光的意思。

其实“空”是佛家要旨,四大皆空,是劝人不要拚命追求名利酒色财气。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是说由“空”转“无”,达至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

哎哟!佛法高深,我也不很懂,怎么去对“蛙”弹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发表于 2013-12-7 12:41:10 | 只看该作者
也真难为教友们了,为破得不能补的一本少数民族古书绞尽脑汁去编造些自欺欺人的"解释".
金樽空对月 发表于 2013-12-5 22:51


你废话少,还觉得你有料,这嚷了一嗓子,全露怯了——感情一肚子屎???臭大了

所以,你是条穷命,去one DL 买家什吧,便宜新鲜;
去旅行时,谁带你儿去博物馆就OUT他!北京故宫,哪天得闲,你也去平了它

记住:
只看卡通,买塑料杯喝酒,咱只去蜡像馆和迪斯尼,魔幻城,这样你懂,好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发表于 2013-12-7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金樽空对月言簡意賅, 的是高手, 他講的話, 我正是我所想的, 但想不出用这样簡單的話來表达。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2-7 10:21


你反圣经,他啥都反。 你插着根葱装象,他脱得精光装葱,

要不你两才是王八瞅绿豆——对眼啊:thumb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发表于 2013-12-7 13:59:10 | 只看该作者
唐韩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先要看看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伯乐在汉典的解释如下:

1. 春秋 秦穆公 时人,姓 孙 ,名 阳 ,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曰:‘我善治马。’” 陆德明 释文:“ 伯乐 ,姓 孙 ,名 阳 ,善驭马。”《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若 赵 之 王良 , 秦 之 伯乐 九方堙 ,尤尽其妙矣。”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
2.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唐 韩愈 《杂说》:“世有 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 不常有。”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世无 伯乐 谁相识,驊騮日暮空长嘶。”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有时是编辑一眼看高,一眼看低,这叫没遇见 伯乐 。”
3.星宿名。《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 陆德明 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 善驭,故以为名。”《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从伯乐与千里马这两个词的出现年代来看,一个出现于春秋时期,一个出现于战国时期,但是这并不能够解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本文中的关系。

纵观全文,除了头两句出现过伯乐之外,其余篇幅都在阐述千里马这个主题。韩愈在结尾说感慨地“其真不知马也”的知,并非是简简单单地知道的意思,而是对千里马观念的认知,包括一整套关于千里马理论和实践的标准,涵盖如何“策”,“食”,“通其(鸣)意”等等,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再好的马也不能成为千里马。

而伯乐正是这个标准的缔造者。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相马经 大光破章》中有以下几载:
伯乐所相,君子之马:阴阳受绳,曲直中矩。长 短颊,乃中参伍。削阴刻阳,纠角有两。起阳没阴,三骨相辅。方眼深视,五色清明,其状类怒。前有卢首,后有从轨,中有藏宝。得薄薄与转,马乃少患。信能知一,百节尽关。知一之解,虽多不烦。尺也成,利乃生,气乃并。
相传是从已经失传的伯乐《相马经》摘录而来。其中对于如何鉴别马的品质有详细的标准,是伯乐经过长期的相马实践,通过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
这个标准包括对良马的识别,饲养,训练等一整套理论,只有当人们按照这个理论合理运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千里马。

下面列举几个历史文献中把伯乐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的文献记载: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   ——《战国策?楚策四》节选
    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战国策?燕策二》节选
孔子困于孙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诗》《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来!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刳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子以廉者为用乎,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子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叶公子高终身不仕,鲍焦抱木而立,子推登山而燔?故君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入哉?贤不肖者材也。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传说负土而版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缚自槛车,以为仲父,则遇齐桓公也。百里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缪公也。虞丘名闻于天下,以为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夫兰茝身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不为人莫见之故不苍。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终始,而心无惑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而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之有?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乎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摘自《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

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我没能找到原文,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指明出处。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稀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但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将马找到。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鉴别马的好坏)专家。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
  伯乐的儿子把所见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马经》上描绘的图形一一对照,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兴冲冲地跑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好马了,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状和书上写的有区别。”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这个好心而不聪明的独生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依次可见,不认识以及不能正确对待良马,和教条地使用理论的人,都不能发现并培养出千里马。正是韩愈所感慨地“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正确解释,是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有了(关于)千里马(的理论)。千里马是经常有的,而(像)伯乐(一样的人)却不常有。

韩愈正是以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这种关系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发表于 2013-12-7 14:2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7 14:28 编辑

韩文能起八代之衰,还有韩文公祭鳄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2:0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3-12-9 12:11 编辑

約瑟是誰的兒子?
回到聖經找答案吧。


馬太福音
1:16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路加福音
3:23 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


馬太福音說是雅各, 路加卻說是希里。


究竟誰对誰錯?


紙紗窗, 或者加拿大老張, 或者小盐粒儿, 或者Richard會說希里, 雅各和耶和華是三位一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