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9°
    温度感觉: 3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8°
    温度感觉: 3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8°
查看: 9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谈养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8:57: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牧 于 2011-4-14 10:26 编辑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提高”,后一个“生”是名词“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规律。养生就是人类提高自组织、自康复能力的学问,或者说提高人的生命力,从而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然而,对于养生,百姓们虽积极但有时又较为盲目。养生热潮已风靡现代社会数十年了。但时至今日,真正会养生、坚持养生并养出成效的人并不太多。究其原因,百姓养生三误:

1.热情而盲目,缺乏基本医学知识

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书籍良莠不齐,电视里推荐的养生产品更是优劣难辨。而缺乏医学常识、又没有专业医生做指导的百姓们,不能客观地择优而用。他们易受商家推销手段的蛊惑,被一些口若悬河的语言所吸引,却根本不考虑其可行性、适用性、科学性。

2.病急乱投医,急迫心理为商人利诱

前几年的“张悟本事件”着实让迫切走出疾患的百姓们大失所望一回。在谴责一些不法商家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百姓追求健康、祛除疾病的迫不及待心理。商人敏锐地诱捕了这一心理大赚一笔。对于养生应该正本清源了,不能对危害百姓生命和健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错误的心态,导致错误的选择

图省事、少花钱是不少百姓投资健康的心态。于是,很多最省事、最省钱的养生方法也最吸引眼球。在这种错误心态的指引下,令人遗憾的事件时有发生。

养生尽管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但它并非是不可掌握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端正心态,相信百姓们很快就可运用养生之道开启健康之门了。




中医学与养生之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养生学的研究日趋活跃,国外重点在于理论研究及实验,探索衰老的形成原因及机理,包括生物内在的决定因素与生物生存过程中的有害积累两个方面;中国则侧重于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

中医学不仅治病,更重养生,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养生作为一项维护个人身体健康的事业来讲应当充分个性化,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居处地域的条件量身定做养生方案,而这正是中医学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中医学作为一门“关爱人”的学问,明显有别于西方医学“治疗疾病”的医学。“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直是中医学所追求的,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一直被推崇并实践。

秉承着这种精神和理念,中医学在调和阴阳、培扶正气的大原则下,力求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少生疾病。不生病一直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然而我们吃的是五谷杂粮,要经受四时六气,难免不生病。但如果能正确运用中医学进行养生,就能提前预防,少生病,不生大病、恶病,即使生病,也易很快恢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人们的健康水平才算是真正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是中医学作为大养生学的终极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