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楼主: 小松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专业分析:剥开日本车省油又安全的画皮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0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发动机的性能来讲:日本车再好,能比欧洲的奔驰、宝马好吗?
从汽车的发展史来讲:汽车是美国人发明的,美国车再差,能比日本车差多少?

正像楼主的帖所说,日本车之所以省油,完全是靠减轻车重而省油。那么欧美人是不是笨的不懂减重省油呢?当然不是了!这是个设计理念问题:

在欧美人心目中,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而当出现车祸时,只有尽可能地做到车子不毁,才有可能保住人的性命,所以欧美车的设计宗旨是“车不毁,人不亡”;

日本车为了省油和降低成本,减轻车重,材料强度相应降低。之所以也能通过碰撞试验,完全是靠车子变形来吸收能量(当然试验只看结果,只要人没事,不管车子烂到如何),所以日本车的设计宗旨是“车毁,人不亡”。(毁的越多它赚的越多,因为许多人只看重它省油)

但“车毁,人不亡”毕竟听起来有点儿悬,既便命保住了,几万块买的车,谁也不想撞一下就变成废铁吧?(只有日本车厂商喜欢)更何况能否保住命还很难说?

本人买车的下一个目标是: 坦克  (只要口袋里的钱和政府允许,而且是中国造-98式)
沙发
发表于 2005-11-28 23: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小心为上]发布


老兄, 高速碰撞时, 车子吸能或不吸能对成员的伤害可是大不一样滴, 基本高中物理.
在轿车日益普及, 价格每况愈下的今天, 应该说吸能式设计是轿车发展的趋势. 在这一点上, 日本人又走在了前面.

有空还是多向日本人学学吧, 光YY没啥大用!
当车子高速碰撞时,如何保住驾驶者的生命,这里的学问很深奥,不是简单的高中物理可以解决的,难怪你理解不了,看来你还要继续深造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速碰撞时纸皮箱也可吸能,但你坐里面试试看......?  另外,既使轿车价格每况愈下,也还没便宜到撞一下就丢掉的“一次性轿车”的程度吧? 还是小心为上吧!“金兄”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 0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小心为上]发布


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人和车子不是一体的, 就好象你在游乐场开碰碰车碰碰船, 为什么车身周围都有一层橡胶垫? 在高速碰撞时如果车子刚性好的话自然乘客要承受的冲击力要大一些. 也许你会说那还有安全气袋呢! 现在的轿车基本上都有气袋, 除此之外再多一层保护又有何不好?

至于你说的"纸皮箱也可吸能", 如果你能用纸皮箱做出汽车并能通过北美的高速公路撞击测试的话, 估计你也会变成亿万富翁的

至于小碰撞, 同等级日车的变形绝对是比美车大,但也绝到不了“一次性轿车”的地步, 只是维修费用高一些罢了.  

日车和美车是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 日车强调经济, 实用和可靠性, 有较好的零件质量和装配质量; 美车注重舒适, 动力和驾驶乐趣, 通常零件和装配质量会差一些. 对做同样等级维护的新车, 日车大概可以使用7-10年不出很多问题. 而美车大概5年后就小毛病不断了,也有人说这是美国车厂蓄意而为, 来促使消费者更换车辆, 购买新的车子.  这也是为什么近十几年来二手日车价格比美车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促成了追求"性价比"的中国人偏好日车的潮流.

所以说对于那些不愿动手, 买车只为代步的人来说, 日车比较合适; 而那些动手能力较强, 又喜欢驾驶乐趣的人, 美车更好一些. 买车因人而异, 何必厚此薄彼! 如果日车真的像你所说有那么多缺点, 为何在北美这个最成熟的汽车市场, 日车的销量节节上升, 而GM却要濒临破产边缘, 难道开了几十年车的美国人加拿大人都是傻子?
造汽车虽然没有造飞船那样复杂,但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汽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已不是最初的简单代步工具。仅车子的结构设计,就已涉及到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动力学等等,决不是高中物理可以应付的来的。在气车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的选择上,如何做到既安全又经济,始终是设计者不断探讨的课题。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讲,也是希望既安全又经济,当然还是安全第一了。

日本车小毛病是少,但不等于安全性好,很多人只看到了日本车省油、小毛病少,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性。你也认同:‘小碰撞时,同等级日车的变形绝对是比美车大 ’,但大碰撞时,甚至严重碰撞时结果会如何呢?这个疑问不应该忽略吧?

你提到:‘为何在北美这个最成熟的汽车市场, 日车的销量节节上升, 而GM却要濒临破产边缘, 难道开了几十年车的美国人加拿大人都是傻子? ’  这个问题使我联想到前几年欧洲的名牌车厂,积架、奔驰先后被其他公司吞并的现象,现在又快轮到GM了。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思考和产生疑问:为什么?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好的产品外,还需具有较低的成本,两者缺一不可。不用说,以上三家公司都是经济效益出了问题,那么是不是他们的产品不好呢?抛开GM不谈,积架、奔驰肯定不是,个中原由不言而喻。为什么在欧美公司相继出现困境下,日本车反而销量上升?一是由于燃油价格不断上涨;二是由于日本车在“省油”上下功夫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那么在发动机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如何省油呢?正像上面提到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减低材料重量;而不可避免的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强度降低;反而减重的另一个益处就是降低成本。由此我们不能不惊呼:日本车的省油和日本公司的经济效益,是靠牺牲安全性换来的!

从北美汽车市场的历史来看,凡是油价曲线处于上升期,小型车及日本车销量就好,这也是人们无奈之举;一但油价处于下降期,安全性较好的大型车、SUV及PICKUP就走俏了。由此可见,北美人并不傻,心底偏爱的还是安全的“壳”。另外,大家多留意一下,真正有钱人开的都是什么车就明白了。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人的帖,也只是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地板
发表于 2005-12-2 22: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小心为上]发布


既然是探讨, 俺就再说几点:

1. 汽车的安全性好, 是以能否保护乘客生命安全为标准的, 而不是以车身的强度为基准. 并不一定车身的变形小乘客就一定安全, 就好象把一个人从楼上扔下来, 装在铁笼子里和装在橡胶球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汽车业才有这样那样的碰撞测试, 你可以去查历年的结果, 日车的安全性一目了然.

2. 谈到市场竞争, Jaguar, Benz 和 GM的用户群不同, 自然竞争对象就不一样. Jaguar, Benz是败给了LEXUS和ACURA, 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日系豪华车在较低价位上其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老牌欧洲豪华房车的水平, 而并不是所谓"油耗". 这在历年LEXUS的评测和用户反馈上可以得到证明; 而在普及型房车市场上, GM, FORD& CHRYSLER则败给了TOYOTA和HONDA, 车子的质量也是主要原因, 这从二手车的销售价格上也能等到印证.

3. 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讲, 减轻材料重量并不意味着强度降低和降低成本, 而省油也并不是只有通过减轻重量才可以达到.--- 大量采用铝合金的汽车发动机就是一例, 而日车在发动机进气,燃烧控制和变速系统上所作的革新也是革命性的. 而像三段式底盘, 发动机室移位控制等先进的安全技术, 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和测试才能最终化为产品.
    汽车上每一个部件的变动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和测试以作为后盾, 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更不要提生产中模具夹具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调整. 只要车子卖的好, 这些费用最终都会收回来. 而美车输就输在固步自封上.

4. 当然豪华车的安全性会比大众车型要好, 价钱在那里摆着, 自然安全设施就多一些, 但有钱人选择车子并不是安全性为基准的, 要不然亿万富翁都该开坦克上街了   何况有钱人毕竟是少数, 并不真正代表普通人的看法
同样大多数北美人选择SUV, PICKUP TRUCK也不是出于安全考虑的, 而是因为其功能和实用性以及个人喜好,  现在PICKUP市场美车的处境相对还好,SUV只有CHEROKEE还在苦苦支撑, 其他也是日车的天下了.


总而言之, 汽车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日本车能有今天, 并不是仅仅靠薄钢板"省油"就可以达到的, 民族感情固然重要, 但不能正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才是最致命的.
你所提到的几点,在楼主的帖以及Talkme和本人的回帖中都有说明,本人在此没必要重复解释,请重温一下吧。

至于你提到了民族感情,我倒要说上几句:如果从民族感情角度来讲,日本车根本就不能买!既使日本车好的能当飞机开也坚决不能买!不但日本车,全部日货都要坚决抵制!如果你还是个爱国者的话,请不要为了一点点个人利益而忘了家仇国恨!

也许人们会问:“中国政府不是也在大量采购日货、大量引进日本技术吗?” 不错,这正是中国对日的经济大战略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的明智之举。我国几十年来,韬光养晦,与日本修好外交。一方面大量进口日货,另一方面大量引进日本先进技术,使我国的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从战略上造成日本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将来一旦中日交恶,经济往来中断的话,日本经济必将受到沉重打击;而中国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易于形成自产自销的格局,相对损失要小得多。

而身在海外的华人买日货能说是府和中国的经济战略吗?当然不是,只能是为日本的经济添砖加瓦,壮大日本的实力而养虎为患;而海外华人买日本车能说是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吗?当然也不是,如果说是的话,也只是取日本车省油之长,补个人荷包之短而以。

最令本人感到奇怪的是:“金兄”由最早认为‘汽车防撞设计并不复杂,简单高中物理既可解决’,到后来为了说明‘日本车能有今天, 并不是仅仅靠薄钢板"省油"就可以达到的’之观点,而一改先前之观念,竟也认同了‘汽车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天地之差的变化,不知是“金兄”认识上起了飞跃性的进步?还是媚日情节在作怪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人没有兴趣与媚日派讨论任何问题,到此为止!

最后奉劝媚日份子:当开着你们的日本车时,还是小心为上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