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2°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0°
    温度感觉: 19°
查看: 20850|回复: 2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辛峰:地铁还是轻轨? 应该由公投定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所以这份所谓的专家报告,也只不过是根据轻轨派议员的主张,先设定论点再加以论证的一篇支持轻轨的“论文”而已,没有任何公正性和公信力可言。福特市长的地铁主张在市议会中再次受挫,这是否意味着多伦多的地铁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12-3-23
支持辛峰

在2010年的市选中,全城选民将曾经把发展地铁列为政纲之一的福特选为多伦多市长,这就表明了市民在地铁还是轻轨问题上的取向。如今多项民调以及几次市民大会又都显示了这个城市大部分市民主张发展地铁的意愿,作为负责任的市议员有理由、也应该顺从民意,尽“公仆”的责任,正面响应市民要求建地铁的呼声。然而,在三月二十二日的市议会的投票中,市民们还是遗憾地见到了不少市议员在对待民意方面的自大和偏执。在辩论中,那些轻轨派议员们几乎都用:不要给市民增加一分钱费用的理由来反对地铁,但是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却又在苗大伟时期,对开征新税和增加物业税都投了赞成票。新科议员黄慧文也以建地铁会增加纳税人负担的理由支持轻轨,但她与其它左翼议员却都曾经鼓吹过:向市民大幅加税来避免削支。

民选的市议会居然通过了与多数民意相违背的市政议案,多伦多市民应该怎么做?去年卑诗省选民用公投推翻了民选的省议会通过的HST法案就可以成为多伦多市民的样板。虽然与卑诗省相比,多伦多市公民投票的法规还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但这不应妨碍市民们用某种合法的集体发声的方式,去向市议会表达诉求,促使他们改弦易辙,同时迫使“挪用”了纳税人84亿元巨款的安省政府顺从民意,明确规定这笔拨款应该用在发展地铁之上,而非浪费在落后的轻轨方面。

地铁和轻轨的争议发展至今,多伦多纳税人联盟已经获得了大量支持建地铁的签名,华人的支持雪柏地铁委员会征集签名的呼吁也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中文网上的民调结果和几次市民大会上的群情汹涌更是显示了一股强大的民意力量。可以肯定,多伦多的地铁和轻轨之争并不会因为三月二十二日轻轨派的再次胜利而偃旗息鼓。运用各种包括全民公投在内的合法的方式推翻市议会的荒唐议案,将毫无疑问会成为许多市民下一步的选择。作为民选的议员,应该也有理由勇于面对选民,让自己的主张接受全民公投的检验。如果公投结果显示,市民中多数支持轻轨,那么史汀斯和轻轨派议员们自然可以心安理得实现他们的“轻轨大梦”,甚至将前市长苗大伟请来做他们发展轻轨的顾问,旁人也无话可说。但是,如果公投结果证明史汀斯和轻轨派议员的主张得不到市民支持,那么拜托这些议员赶快悬崖勒马、改弦更张,与福特市长一起为发展地铁群策群力去筹募资金,而非整天“哭穷”以经费作挡箭牌。

发展地铁的关键,首先是需要还是不需要,其次才是如何筹钱发展的问题。对于地铁,如果多数市民认为有必要,那么困难再大也要坚持。对于轻轨,如果多数市民讨厌和反对,就是“白送”也不应该接受。地铁还是轻轨?应该由全民公投最终定夺。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就出在“想象”上。F当年也想象过私有资金可以用来建造地铁,但想象不能代替实际,画饼不能充饥。 既然你能想象,那么请你也想象一下为什么私有资金不愿意投资建地铁呢?51网上的地铁支持者说了那么多的好处,为什么那些私有资金不像F想象的那样争相投资呢?是他们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还是他们不如51网上的地铁支持者们懂得多?(They know something we don't? Or they fail to see what you see?)

说到Montreal,我想应该指出Montreal的城市化程度要比Toronto高,市区人口密度高,街道狭窄,拥堵严重,停车困难。这些都是促使人们选择公交的原因。而多伦多即使在市中心都无法跟Montreal相比,更不要说Scarborough了。

至于你说的环状,Montreal的环状线路只是在市中心5-8公里见方的区域里。多伦多现有一个市中心的小环(上至Bloor,下到Union), Eglington Ave地下段完成后,即形成第二个环,如果Eglington 东线地上部分连到Kennedy, 则可形成另一个环 (慢一些,但不用换乘)。至于Sheppard,若有钱,花在西段连接Young 和 Downsview 则更有效益,(这又是一个环)而不是Sheppard东段。
Shao Pang 发表于 2012-3-24 10:47


不要再想象啦!

昨天老夫实地去college street开了一趟,碰巧跟在一部街车的后面,平均车速到不了40!

原因就是街车运行同时占用了两条车道!

看着左线是街车专用,但是一停站,左边的道完全堵死,右车道因为要上下客,结果还是一样堵死。

好了,你们一定会说我们搞spadina的专用道。其实一样,交叉路口停车一放人,那些行人完全是随意穿越,尤其上下班高峰。于是整条路的汽车、自行车、行人都堵,和同事一聊,人说宁可走路。

轨道车还有一个问题是轨道的清理,大街上的垃圾、纸袋一旦卡进轨道,还需要两种清理车同时到场,一个吹风喷水,一个清扫吸尘。这种和人行道除雪车差不多的小东西,还是两节的,转弯极不灵活,高峰期清理连对面车道也占去一条!

我算见识了路面轨道的先进性了,家里每人一台车也解决不了出行问题,看来解决方案就是找外围的工作,然后搬家走人了。

心动不如行动,晚了就深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1: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LRT设计平均时速为22公里, 不比BUS快. 为什么建LRT?  因为省里出钱.
咱普通老百姓 发表于 2012-3-25 02:14



  LRT设计平均时速为22公里,看来建成以后整条Sheppard和Eglinton的平均时速都会被降低到22公里以下,下雪季节轨道结冰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等着TTC的看笑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