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分享一下自己读PEQ职业学校以及毕业后的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5
标题: 分享一下自己读PEQ职业学校以及毕业后的经历
    回顾一下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给大家做个参考。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5
    我是在2015年初,过年的时候从朋友那里听说PEQ这个项目的,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移民,总觉得这是有钱人的事。

    当时我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做石油钻井设备的结构工程师,但工资给的很低。另外当时油价已经崩盘,公司订单剧减,开始逐渐裁人。外企裁人的恐怖,经历过的都知道。早晨还正常上班,下午就得背包走人了。而且照当时的情况看,裁到我们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也不得不寻找自己的出路。听说PEQ项目后,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居然有这么简单而且便宜的移民方式。第二反应是如果这个项目是真的,那对于我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路。说来惭愧,毕业后工作五年,依然是三无人士,因此在国内没什么牵挂。二是有外企工作的经历,而且英语水平不错,觉得能适应国外的生活。三是早就听说加拿大是个高福利的国家,适合像我这样的穷人。所以就开始在网上查相关信息,并在年后和中介联系。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6
    因为我英语不错,所以看官网资料没什么问题。我查到了魁北克的移民局官网,并阅读了所有关于PEQ的说明,从而确定了这个项目的真实性。从中介那里我了解到,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最难的一步在于获得学签。因为当时我已经28岁,有本科学历,直接申请职业学校等于大龄倒读。她建议我申请安省的研文offer作为过渡,拿到学签之后再转学去读职业学校。并让我准备考雅思,一来是申请研文的条件,二来如果考到6分以上可以走SDS,递学签时要求的资料少,且不需要资金历史,通过率也比普签高很多。

    于是年后我开始准备雅思,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实在不容易。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我一次考过,考出了7分。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看官网和论坛的资料,基本了解了整个PEQ项目的流程,觉得后面可以自己办理了。于是给了中介一些钱,结束了合作,并告诉她后面我会自己办理。

    之后就是申请安省的研文offer,魁省职业学校的offer和CAQ,同时按照官网的表格准备SDS需要的递签材料。期间办各种公证、资金证明、GIC、体检等,因为没人指导,遇到了很多问题,磕磕绊绊的办完,已经是9月了。拿着材料去了签证中心,递交之后惴惴不安地等着。好在签证旺季已过,半个月就拿到了过签信。收到之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半年多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6
    因为2016年1月才入学,所以我一直在公司做到12月才辞职。联系了当地的家庭旅馆并安排接机后,一月初坐飞机到了蒙特利尔,入关的时候排队等了很长时间。第一次入境时,护照上盖的是小签,要在机场换大签(Study Permit)后才能入境。工作人员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因为我是用研文的offer申请的学签,所以小签给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因此发给我的大签也只有一年,只好后面再申请续签了。

    到旅馆时已经接近晚上了,在附近的披萨店买了一块披萨,这就是我到加拿大后的第一顿饭。从第二天开始,每顿饭都要自己做了。对于一个不爱做饭的人来说,苦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6
    虽然是初次出国,却也没太大的新鲜感。办公交卡、手机卡、银行卡,买留学保险,一系列的事情办完后就该去学校注册报到了。报到的时候要交材料费,每个专业的费用不同,去的时候别忘了带证件和银行卡。

    之后就开始了一年半的学习生活,一个班二十人左右,我们班有三个本地人,都是高中刚毕业的。还有两个菲律宾人,一个埃及人,一个伊朗人,都是三四十岁。其他就都是中国人了,而且大部分也是上完高中直接过来的。

    汽车修理这个专业很火,但学起来很难。老师会把汽车分解成各个系统讲解,涉及到机械、电路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不够身强体壮的建议慎选这个专业。我的老师都是身高180以上,体重300磅的壮汉,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7
    班里的中国学生大多是年轻人,很多是国内高中毕业后直接过来,或是从安省为了移民转过来的。在这个班的中国学生里,我是年纪最大的一个。和年轻人一起上课,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青年时代,也挺有意思的。

    汽修课程会把一辆车分成各个系统讲解,比如发动机、传动、刹车、转向、电气、空调等,还有基本技能的培训,比如切割、钻孔和焊接等。每个系统先讲几节理论课,之后都是在真车上实践。大多数情况是把部件拆下来,认识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再组装好装回去。所以每天基本都是在干活,一天下来回到家还要做饭,感觉还是挺累的。

    每个系统学完之后会考试,而且比较严格。一般要在两个小时之内,找出汽车的问题和代码,并用软件找到修理步骤,按照步骤去修理。有时老师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练习,考试还是很难通过的。每次考试都会有人挂科,挂科之后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老师也会适当放水,但如果再挂科就只能重修了。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37
    周末则是去上法语课,当时认证班还没有出事,又容易毕业,所以大家都选择读B2认证班。根据同班同学的反馈,学校自己办的法语班教学质量不高,很多老师都是敷衍了事。因此选择了校外一家中国人开办的法语班。第一个月是由中国老师教的,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我,至少每一句话都能听明白。如果直接让外教来讲,可能入门会有些难度。

    一开始先上了两个月的基础班,第二个月是一个伊朗的外教,用法语讲法语。刚开始极为不适应,上课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只能连蒙带猜。不过一周之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这种讲课方式,同时觉得听力提高了不少。两个月之后大概是A2的水平,为了省钱,我决定自学一段时间,后面直接报B1-B2的认证班。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44
    法语基础班用的是TAXI的教材,学完了第一册课程就结束了,语法还差条件式和虚拟式没讲。接下来的两个月,白天去上课修车,晚上和周末基本都用来学法语了。我自学用的是简明法语教程,感觉这本教材还是很适合自学者的,只是编写时间较早,里面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把书里的单词背好,练习听力,再熟读课文,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条件式和虚拟式的用法其实并不难,我是看视频学习的,是一个法国人讲的,感觉比中国老师那种刻板的讲法好理解一些。他先讲了很多条件式和虚拟式的实际应用,让你能更快地融入生活情景,最后再把这些用法加以总结,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我觉得条件式和虚拟式最难的地方还是记变位,特别是虚拟式,不记熟变位根本没办法应用。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45
    要进B1-B2的认证班,需要先参加一个placement test,确定你已经达到B1的等级。我问了之前参加过test的同学,自己准备了一番后就去参加测试了。测试以口语为主,面试的考官就是认证班的老师。虽然他是本地魁瓜,但口音并不重,问的问题我也都准备过。所以顺利地通过了测试,成功跳过了A2-B1的中级班,直接进到B2认证班就读。

    当时B2认证班的成绩移民局还是认可的,在递交CSQ的时候也不会要求面试。所以两个月后认证班毕业,就觉得法语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虽然不久后就听到有人用B2认证班成绩递交CSQ被pending的消息,但当时也没当一回事,觉得调查一段时间这事就过去了。哪想到后面面试风波愈演愈烈,等到今年1月得知移民局开始大规模面试的时候,我的法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45
    法语认证班毕业之后,周末就有了空闲的时间,于是萌生了找兼职的念头。加拿大有家很大的连锁五金百货店,叫Canadien Tire,他们还有车间,提供修车和换胎等服务。因为我是学汽车修理的,所以很自然地想到去那里找兼职。跑了好几家店,每次都是填一个信息表,之后附上自己的简历。最后在市中心的Atwater店里(这家店在地下,所以没有车间),得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负责汽车配件的区域。

    面试的时候,主管都是用法语问问题的。好在当时刚从认证班毕业不久,大部分问题都能应答,不过也有几个问题没听懂,只好让主管用英语再问一遍。第一天入职的时候,又是填了一堆信息表,然后发了两套工作服。之后主管带着我们在店里转了一圈,简单介绍了一下各类商品的位置,以及退货换货需要填写的单子等等。悲剧的是她都是用法语讲的,这次就基本听不懂了,毕竟我的法语还没到可以自由交流的水平。

    好在跟我一起入职的还有一个法国人,而且她的英语也很好。中午吃完饭以后,我又请她帮忙用英语给我解释了一遍。但我们不过刚刚认识而已,所以真的很感谢她。有趣的是我跟她聊天,说她是法国人,融入这边的环境一定很容易,可她却告诉我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这边的语言,她刚过来的时候也一样听不懂。魁北克法语和法国法语的差异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46
    同时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中外的文化差异。这家店里的店员大多是本地人或是二代移民,平时都是说法语的,且语速极快,他们聊天我基本听不懂,自然会觉得孤立。二是本地人中午吃的很少,很多人都是随便买个汉堡或是Subway的,带饭的话也是少量意面之类,只有我一个人带着大饭盒,里面装满了饭菜,看起来尤其突兀。

    下午就直接到了汽车配件区,负责这里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售货员,叫Fran?ois.这个姓在这边就像在中国姓张或是姓王一样多,大街上叫一声估计会有一群人回头。后面我去车行工作的时候,也都有姓Fran?ois的人。和很多这里的人一样,Fran?ois先生会说英语,但不喜欢说。不知道他在看到我用磕磕巴巴的法语自我介绍和问问题的时候,内心是否跟我一样崩溃呢?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20 10:46
    慢慢更新,争取不烂尾。如果想咨询相关问题,可以回帖或私信我。微信和ID相同。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31 11:01
    汽车配件区还有个配钥匙的服务,现在都是用机器来配,操作起来并不难。Fran?ois先生给我示范了两次,我就学会了。但怎样从品种繁多的钥匙模子里选出同样的类型就有点难度了。不过好在跟顾客的交流就是那几句话:Vous en voulez combien? (您需要配几把?) Quelle mode préférez-vous? (您喜欢哪种样式?)Le prix, c'est à 4.99.(价格4.99一把) Vous pouvez payer à la caisse.(您可以去收款台付款) 学会这几句法语,就足以应付这份工作了。

    于是一下午大部分时间都在配钥匙,其实配钥匙的顾客比买汽车配件的人还多。有空的时候,会跟着Fran?ois先生一起上货,同时熟悉汽车配件区各个商品的位置。如果某些商品卖完了,或是遇到退换货的情况还要填各种单子。后来又跟着Fran?ois先生去库房取货上货,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软件,比如查询某件商品现在是否有货,如果没了在其他店里是否有货。还有根据顾客的汽车类型,查询相关的配件类型,比如用哪种机油需要多少升,或是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电池、雨刷等等。总之虽然只是个售货员,要学的东西也是相当多的。

    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当中,自然也少不了犯错误。好在Fran?ois先生看我干活比较认真,对我一直很友好也很耐心,很多时候甚至会先用法语跟我讲,看我不明白再用英语讲一遍。我做错的地方,他也会帮我解决,所以对他真的很感激。不过他带我几天之后,我就要单独上岗了,后来只见过他几次面,现在想起来依然很怀念。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31 11:02
    Atwater这家Canadien Tire是一家很大的百货店,几乎各种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甚至衣物鞋帽都有卖的。正因如此,很多顾客在进来之后往往找不到想买的商品的位置。汽车配件区恰好在正对入口最里面的位置,所以来问我商品位置的顾客也特别多。虽然手头有张导购图,但因为商品太多,图上也没法标全,只能凭着经验和记忆回答,或是用对讲机问相关区域的同事。

    最尴尬的事有两种,一是听懂了顾客要找的商品,却不知道东西在哪;二是根本听不懂顾客找的是什么,因为商品种类太多,而我的词汇量并没有那么大。很多次都被问得满脸通红,觉得自己实在是不专业。所以第二天即使我不上班,我还是到了店里,拿了个本子挨个货架转,记下了商品的法语和所在位置。回去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同事们对我的工作态度也表示了赞许。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0-31 11:02
    到工作一个月的时候,我已经能应付90%的顾客了。虽然大多数时间还是说英语,实在不行才说法语,但大部分情况都能解决。可惜好景不长,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只说法语的顾客,他要买某个汽车配件,但他提了一些要求,我没有听懂,惹得他不太高兴。当时正好主管经过,帮我解了围,但也将这件事反馈给了店长。周末我接到店长的电话,他说的很客气,但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以现在的法语水平,是无法胜任售货员的岗位的。我知道确实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也道了歉,第二天就去店里退还了工作用品。

    第一份兼职工作就这样充满遗憾地结束了,相信大家也能从中看出法语的重要性了……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8 14:51

    有了这次失败的兼职经历,我也意识到在法语区找工作的难度了。后来断断续续地在几家中餐馆做过兼职,包括唐人街很多人去过的那家小肥羊。不过我并不喜欢餐馆的工作,累一点赚得少倒是没什么,关键是做这样的工作只能糊口,并不能让你的能力有所提高,也无法改善你的生活质量。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9 10:44

    后来也找过一家刚创业的,做汽车销售的新公司。老板很年轻,之前是车行的销售,跟这边很多车行也有联系。他希望做一个针对本地华人售车的网站,提供更低的价格和相应的服务,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想法,于是投简历应聘市场工作。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所有的应聘者都坐在一起,感觉更像是开会。更奇怪的是明明我应聘市场推广,老板却是用销售的标准来考核,都是在假定情境下如何向客户推销这种问题。抱着学点销售知识也好的心理,我也就坐在那一直听了下去。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10 20:28

    老板一直讲到下午才讲完,也只字不提面试结果的事,只是让每个人写一份策划书,下周再过来继续面试。结果下周依然如此,每次问到何时入职,老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而每次都会分一些任务下来。三番两次之后,大家都明白老板只是想空手套白狼,让大家免费做义工,所以后来陆陆续续都走了。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11 22:51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成功的兼职经历也是有的。今年三月的时候,我的汽修班的老师帮我介绍了一份兼职工作,是在LEXUS的4S店做工。我之前跟他提到过想找兼职的事,他也知道我是个认真做事的人,所以很放心地推荐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过去。这两个同学一个是来自埃及的魁梧大叔,另一个则是本地人。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15 14:36

    其实他们的修车技能比我强不少,因为他们自己都有车,平时经常修理手不生。另外我在国内的时候一直在办公室里画图,过来之后明显感觉动手能力比他们差一截。我想老师愿意推荐我的原因,主要还是觉得我的态度足够认真,做事也很卖力。可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不管在哪里都是会被重视的,世界上很多事就怕“认真”二字。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16 14:13

    在加拿大,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我们这些外来人更是如此。这里有一句话:To find a job, is a full-time job.意思是找工作本身这件事,就是一项全职工作。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专业很重要,比如IT在这边特别好找工作。通常本地人对法语视若性命,但这边有很多IT公司是可以说英语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能用法语自如交流的中国人还是少数。我们在能力上比很多人要强,只是找工作时输在了语言上。我自己有个同学,之前是学IT的,毕业之后直接进了UBI蒙特利尔下面的工作室工作,据他所说工作环境和薪资都相当令人满意。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19 08:58

    第二是人际关系极其重要,据说这边80%的工作都是靠熟人推荐的。我不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真实,但如果能认识公司里的人并能让他推荐的话,基本就能得到这份工作了。找工作的时候,公司的调查表上也会有是否认识本公司员工这一项,因此扩大人脉和社交圈子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班里的同学和老师,还是语言班的同学,甚至是找工作时认识的人,其实都是你的宝贵资源。对于很多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扩展人脉可以帮你尽快适应环境,有个明白人指点会减少很多麻烦。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0 11:29

    第三是在加拿大,对于移民来说,蓝领通常比白领好找工作得多,而且工资其实比白领还高。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加拿大人口少老龄化严重,自然非常缺乏劳动力。而本国人一般比较懒散,不太喜欢做这类体力活,因此就产生了劳动力缺口。同时蓝领在积累几年工作经验之后,可以去协会考证,考过后就能成为高级技师,工资会提升很多甚至能翻倍。而这边最缺的就是高级技师,所以他们的工资会比大多数白领要高。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1 14:39

    Lexus店离我住的地方很远,而且上班时间是八点,所以每天早晨六点就要起床,匆忙吃了饭就要去赶地铁,下来还要再转公交才能到,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Lexus店的一层是展厅,车间在地下,所以空气不太好,不过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当时是春季,正是换胎的时候,也是车行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大家从早晨开始,就一直在干活,根本停不下来。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2 13:28

    上下午各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和在Canadien Tire时一样,大家也都会带饭,不过修车工吃的明显要比售货员多,毕竟是做体力工作的。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是短了些,感觉还没消化完就又要干活了。另外好在有提供咖啡,每天下午就全靠咖啡提神了,不然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撑得住。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4 14:20

    我们只是学徒工,因此工作以换胎和做动平衡为主,偶尔会换个刹车片或是除锈。Lexus的车以SUV为主,基本都是17寸的大轮胎,非常沉重,来回装卸的时候实在不轻松。上午还好,到下午的时候胳膊都酸了,另外也是还没掌握干活的技巧,第一天的时候完全是强撑下来的。不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能明显感觉自己的体力好了很多,干起活来也比原来轻松了不少。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吧。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5 10:24
    在工作期间有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国内外对于工作的认知不同。在学校的时候,我有三个本地的同学,都是高中刚毕业就来学汽修了。三个人平时都有兼职,下课后还要去麦当劳、宜家等地方工作。而在Lexus店里,和我一起干活的还有两个本地的学生,他们的修车技能明显要比我强很多。他们告诉我之前就有在车行做兼职的经历,所以干起活来很轻松。可见这边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跟国内的区别很大。你明显能感觉到他们更注重学以致用,并且很早就进入社会工作,从而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7 14:04

    反观国内,大部分学生都只能一门心思的读书,对于社会的情况知之甚少。缺乏工作经验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让中国孩子看起来比这边的孩子幼稚许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报考大学的时候,有多少学生是自己主动选择专业,而不是听家长的意见选择的呢?即使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当时真的有想清楚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将来的就业前景吗?所谓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是否跟当初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呢?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1-28 15:18


    修车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雨天,每辆车开进来以后,轮胎都是湿透的。即使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也依然很难受,一天下来浑身都是脏兮兮的。另外就是做动平衡的时候,在去掉之前的配重块后,要清理轮毂内部贴配重块的位置。打磨的时候灰尘与土块齐飞,一天下来感觉眼睛鼻孔里都是灰。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彻底洗干净后还要去做饭,真是筋疲力尽。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2-7 15:55


    Lexus店里的修车工以本地魁瓜为主。之所以管本地人叫魁瓜,是因为“魁北克人”的法语是québécois, 读音很像魁北瓜,简称魁瓜。之前也提到过魁北克的法语口音和法国不同,偏偏我的法语老师都是从法国来的,因此听魁瓜口音感觉很不适应。更何况他们的语速飞快,经常还没反应过来一句话就过去了。所以平时和他们中午吃饭聊天的时候,依然有种鸡同鸭讲的感觉。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2-8 14:39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当年在上海工作时的情形,每次开会刚开始讲的都是普通话,一旦有个人开始讲上海话,其他的人也都开始讲上海话,让我们这些外地人大眼瞪小眼,和这边的情况倒是异曲同工。可见不管走到哪里,语言都是很重要的。技术再好,语言不通也是白搭。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2-11 14:10


    除了我们几个做兼职的学生之外,其他的都是有Mechanic证的技师。魁省有一个修车工的协会,叫CPA。从学校毕业之后,可以先去协会领一个学徒工的证,之后最低工资就有保证了。在工作5000小时之后(在学校的1800小时也算在内),可以去协会考Mechanic证。考下这个证之后工资会大涨,一般时薪可以在40刀左右,在这边绝对可以算是高工资了。而且在很多garage或是4S店,周五下午是不上班的。所以综合来看,如果能坚持几年,这份工作是相当不错的。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2-13 14:24


    其实职业培训的其他专业也和汽修类似,出来都是从学徒工开始,不过因为有公会保护,所以工资其实并不低,而且相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好找工作。过几年考个资格证,工资翻倍的比比皆是。可见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这年头无论是国内国外,靠一门手艺挣的钱其实不比所谓的白领要差。在出国之前,我就已经看到,那些送快递的小哥,和街边卖煎饼果子的大妈,其实都比我这个进出写字楼的外企工程师赚得多。环境和观念都是在慢慢转变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信有一天国内也会像这里一样,蓝领的地位和工资都会大幅提高。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7-12-20 14:29
    回头再说说影响最大,也是很多人关心的法语风波吧。


    记得从去年九月开始,就陆续听到有人在递交CSQ申请后,收到pending letter的消息。但我当时并没当一回事,只当是偶然事件。因为认证班已经存在好几年了,而且官网是承认认证班的课号的。当时是说只要从政府认可的法语认证班毕业,就不用参加TEFAQ等考试,直接承认你的法语水平为B2。因此在2016年7月之前,所有用认证班成绩递交CSQ申请的人,都是在20个工作日内直接收到CSQ的。可想而知,这种认证班对于法语普遍达不到B2的同学,无疑是个救星。而各个认证班为了多招学生,私下放水的事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3 13:19


    后来听说有个学生去教育局取成绩的时候,教育局的人随口跟他用法语聊了几句,结果发现这个学生几乎不会法语,却有认证班B2的成绩单。这件事被移民局知道之后,针对认证班学生的大规模面试就此铺开。先是越来越多的人收到pending信,然后从今年1月开始,对于大多数用认证班成绩提交CSQ申请的学生,会被魁省移民局要求先参加面试。如果面试官评分为7级以上,才会下发CSQ。如果评分为4级以下,很有可能被认为是递交了虚假材料,甚至会在五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CSQ。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5 14:36


    可以想象这个消息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当时的拒信上是这样写的:


    Veuillez noter qu'en vertu de l'article 3.2.2.1 de la Loi sur l'immigration au Québec. Le ministre peut également refuser d'examiner toute nouvelle demande de certificat d'une personne qui a fourni, depuis cinq ans ou moins, une information ou un document faux ou trompeur.


    请注意,根据魁北克移民法l'article 3.2.2.1,对于提供虚假或误导信息的申请人,移民部会在最高5年内拒绝审理其任何新申请。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8 15:59


    可见这次是狼真的来了,移民局是动了真格,要严格按照法语B2标准来衡量面试者的水平。根据《欧洲语言学习统一标准》,达到B2法语水平的学生应该能够对法语有全面而自如的把握,可以理解一篇复杂文章的关键内容。可以就一个日常主题,或者工作主题以清楚而详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论据。B2水平要求学生有5000-7000的词汇量,对法语语法有良好的掌握。在口语方面,能理解长篇的演讲和讲座;可以理解主题的论述;能够理解大部分的电视节目以及标准语言水平的电影。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10 14:26


    这个要求其实和雅思6分的标准差不多,由于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与生俱来,很多人考试可以轻松通过,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不尽人意。何况这次突如其来的面试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也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法语认证考试是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考的,考完后就没再碰过法语。可从收到面试信到面试却只有一周时间,根本来不及准备。再比如学生面试的时候,由于直接面对移民局面试官,导致压力过大无法发挥真实水平。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12 11:51


    另外,当时的面试内容可谓是天马行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住在我楼上的一个学姐当时参加了面试,回来后给我讲了当时的问题。除了问个人信息、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这些常规问题外,还有中国的政治和医疗体系跟这里的区别,怎么看待中国国家主席这种,连中文都很难回答的问题。此外还有一种看图描述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难应对的。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17 13:51
    不过移民局当时还是对大学里开设的法语认证班网开一面,凡是在康大、麦大这些大学的法语认证班毕业的学生,并没有接到面试通知,而是直接收到了CSQ。平心而论,大学认证班的要求确实比外面的认证班高一些,所以当时大批学生又开始报名大学的法语认证班。殊不知等到他们毕业的时候,大学的认证班也开始沦陷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26 15:22
    今年四月,由于大批收到五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的学生上诉,移民局最终提出了和解。和解条款包括取消五年内不得申请CSQ的限制、可以免费转为申请魁省技术移民、一段时间内可重新申请PEQ等。四月末,很多PEQ申请人突然收到了来自移民局临时取消面试的邮件,之后移民局暂停了所有的面试,情况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很多人觉得移民局可能会就此妥协,而对于大批申请者来说,只能继续等待移民局的进一步消息。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1-31 15:53
    七月,移民局重启面试,大批之前被通知取消面试的申请人,又重新收到了面试信。大批学生开始报名康大和麦大的法语认证班,以求避开面试。八月,移民局调整了法语认证班的课号,增加了法语课的学时。不过好在面试的难度比年初的时候有所下降,问题也从原来的漫无边际回到了以学习和工作两大话题为主。看图说话的图片题出的也不多了,偶尔会有人抽到这种题,也只能自求多福了。但总体来说,还是比之前的面试正规了许多。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2-7 16:00
    十月,部分康大和麦大的法语认证班的学生也开始收到面试信,至此所有的法语认证班全面沦陷,凡是用认证班成绩递交CSQ的申请者,都要做好被移民局请去喝茶的准备。此时移民局官网上写的“No interview”已经形同虚设,而他们的理由是移民局有权对申请人的法语水平进行核查,而无法在面试中证明自己法语水平的申请者,需要补交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法语B2水平。但移民局也说不明白到底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证明。很多人因此补交了解释信和B2的考试成绩,但补料之后通过和被拒的都有,很难说清移民局判断的准则是什么。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2-12 15:04
    直至目前,面试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移民局看样子是已经做好了长期面试的准备。从近期的结果来看,康大或麦大学生的面试通过率,要明显比职业培训的学生高很多。如果是同样的法语水平,很有可能大学的学生就能通过面试拿到CSQ,而职业培训的学生就给评6级(7级是B2水平),然后要求补充证明法语B2水平的材料和成绩单。这种隐藏的学历歧视,让本来就缺少权威性的面试,显得更加不透明和不公平。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2-27 11:22
    此外,遇到不同的面试官,问的题型和时间也各有不同。比如我的一位同学近期在面试时,就遇到了图片题,有16个小图片让他描述,还有类似描述喜欢的一本小说的内容这种问题,难度可想而知。从网上大家分享的经验来看,重启面试之后遇到图片题的概率极小,但我的这位朋友就只能自认倒霉。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就只遇到为何要移民、以前学什么、以后做什么这种常规问题。此外,有些申请者只面试了15分钟就结束了,而我的一位同学面试了足足50分钟。这些因素都让移民局的面试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作者: cyanalcado    时间: 2018-3-14 15:06
    目前三月和四月面试的同学都被通知取消面试,同时三月又是每年魁省变政的时间,今后是否还会继续面试,我们期待魁省移民局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另外,去年因为面试被拒签的学生和移民局的官司即将开庭,希望这场官司能够对现状有所改善。也希望移民局能够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PEQ申请者的法语水平,而不是采用这种一手遮天的面试。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