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我喜欢的小提琴曲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5 09:08
标题: 我喜欢的小提琴曲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1-26 10:18 编辑

[size=0.9em]一、 Meditation from Tha?s中文意思就是“沉思”或“冥想”。

演奏者是荷兰的女小提琴演奏家珍妮杨森Janine Jansen 。选自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Jules Massenet,1842-1912)的歌剧《Thais(泰伊斯)》,整个乐曲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蒙胧的美。由于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华丽而富有色彩,刻画人物感情的手法十分细腻,因而颇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睐,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X2Nvx--k1U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5 18:00
二、幽默曲 [size=1em]Dvo?ák Humoresque

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

幽默曲全曲采用复三曲式,前一部分旋律流畅优美,穿插于音符之间的短时值的休止符,使乐曲充满了活泼幽默的色彩。听起来有点忧郁还带点俏皮的感觉,猛然一听,并没觉得是一首能让人立刻陶醉的曲子,但是细心品味却能够撩人心弦,仿佛是某个精彩故事的开端,告诉听者将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又像是盛大舞会的开场,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中间部转入同名的小调,旋律纯朴动人,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情。有进入故事主题的意境,连贯、抒情、动人,能让人融情于曲,身临其境,陶醉在美妙的歌曲中,感受那诙谐的故事,不能自拔。亦能让人感觉身处舞池中央独舞的自豪,令人兴奋,有把每种情感都通过舞姿展现出来的冲动,让人愉悦,亦是万人瞩目。整个曲子在此时达到一个高潮,也是最美最精彩的一段。

随后乐曲再现第一部,结束。轻盈、美妙。似乎意味着故事的结尾,听起来干脆却又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对精彩的故事留有思考,甚至有些不舍,不愿意从主角中退出。又似一场接近尾声的舞会,多有依恋,但最终还是伴着轻快的旋律退出舞会。(赏析文字来自网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DmAxSFt6A


上面的视频由佩尔曼演奏小提琴,友友马演奏大提,大提小提相互呼应有问有答,情深款款,谐趣满满。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5 18:10
哦,上面那个视频里,指挥是小泽征尔,补充一哈。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5 20:17
三、爱的礼赞  [size=0.9em]Edward Elgar - Salut d'Amour

[size=12.800000190734863px]这是作曲家爱德华 埃尔加写给他的未婚妻爱丽丝的,作为订婚礼物。写于1888年。


[size=12.800000190734863px]演奏小提琴的是日本女小提琴演奏家米朵丽 [size=12.800000190734863px]Goto Midori,即五岛。
[size=12.800000190734863px]

[size=12.800000190734863px]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u0UIm7Uow

作者: 多羡鱼少结网    时间: 2014-1-25 23:12
二、幽默曲 Dvo?ák Humoresque

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


上面的视频由佩尔曼演奏小提琴,友友马演奏大提,大提小提相互呼应有问有答,情深款款,谐趣满满。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4-1-25 18:00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总觉得帕尔曼那硕大的头颅,粗肥显得很糙的手指和他琴弓下流淌出来的动人且柔美的乐曲不太协调似的,林昭亮都比他受看。
可无论如何,《辛德勒名单》还得他来诠释。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6 09:49
总觉得帕尔曼那硕大的头颅,粗肥显得很糙的手指和他琴弓下流淌出来的动人且柔美的乐曲不太协调似的,林昭亮都比他受看。
可无论如何,《辛德勒名单》还得他来诠释。
多羡鱼少结网 发表于 2014-1-25 23:1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羡鱼兄光临,三和立马戴上红领巾,挥动鲜花,连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兄台所言极是,帕尔曼无愧是当今小提琴演奏大师,一个小儿麻痹双腿残疾不良于行的犹太小子,竟能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达到如此高深的造诣,上天太公平了,没有给他百米十秒的好腿,却补偿给他聪慧的大头和灵巧的肥手。平了:p。

说到《辛德勒名单》,那是一手好曲,但我不敢多听,太沉重了,每个音符都透着血和泪。听着这首曲子,联想着我们民族的苦难,回忆着青少年时的经历,真乃感同身受啊。

四、辛德勒名单  

这是美国同名电影(1993)的一首插曲和片尾曲,由约翰.威廉斯作曲,帕尔曼演奏小提琴。下面尝试听听另一个版本,由匈牙利女小提琴演奏家卡提卡.伊雷尼Katica Illenyi演奏的小提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Y4pKP4oBo

作者: superca    时间: 2014-1-26 10:32
很不错!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6 11:04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1-26 11:06 编辑

五、柴科夫斯基:旋律  [size=1em]Tchaikovsky: "Melodie"(写于1878年)

[size=1em]这首短小的小曲轻松、愉悦、优美,很有田园生活气息,但却沁透着丝丝幽怨,很有听头。




[size=1em]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8UNtzrq8s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6 11:09
谢谢逸山堂网友和superca网友光临。:smile: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6 13:52
六、圣桑:引子与幻想回旋曲 [size=0.9em]Saint-Saens - Introduction & Rondo Capriccioso

[size=0.9em]这是作曲家为当时初露头角的小提琴演奏家萨拉萨特量身打造的小提琴曲,后者后来成为继帕格尼尼之后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作曲家,吉普赛之歌的作者。曲子充满西班牙吉普赛人风情,悲凉、辉煌并重。作曲家还专门研究了小提琴技法,使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得以充分展现。


[size=0.9em]演奏小提琴的是帕尔曼。


[size=0.9em]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yXWkABo0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1-26 14:00
七、萨拉萨特: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sarasate: zigeunerweisen
由帕尔曼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EmbFSiJzEQ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6 22:50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2-6 22:54 编辑

八、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第35号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size=23.636363983154297px]http://www.youtube.com/watch?v=GAkw_Wi4yIo
[size=12.727272033691406px]演奏者Sayaka Shoji庄司紗矢香.
    生平 1983   出生於日本東京,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
1996   13歲,東京首演
1997   獲得第7屆"韋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青少年組第一名
1998   移居德國,於科隆國立音樂學院師事名師布龍(Zakhar Bron)
1999   獲得Viotti Valsesia大賽第一名,同年再獲第46屆"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第一名,為史上最年輕之得獎者,同時也是第一位日本人獲得此獎.
作者: 多羡鱼少结网    时间: 2014-2-7 00:22
在欣赏三和兄所贴的提琴名曲时,想起了今天在《星报》上看到一则有关价值5百万的 斯特拉底瓦里提琴被盗的消息,思维又奔逸了。

世界上所有乐器中,我以为提琴最为神秘。

巴洛克时代是人类音乐史极为重要和辉煌的时代,很多乐器也在那时定型,但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些乐器也在不断的在改进和变化,铜管,木管,键盘尤其是这样。现在的这些乐器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老柴时代的那些乐器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是造型还是音色已今非昔比。但提琴却不是这样,几百年前的一把意大利名琴现在不仅有价值连城的收藏价值,更有现在生产的提琴不能比拟的演奏价值。用现代技术生产,经过精心选材制造的提琴,最贵者也就是几十万美元,而一把意大利名琴,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美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不能拥有一把斯特拉底瓦里或是瓜那利,大师的头上好像也就少了不少光芒,杜普雷,马友友,穆特无不是这样,为什么钢琴不能如此?

意大利提琴的秘密究竟在哪里???
作者: 平等心    时间: 2014-2-7 12:20
当前世界上最顶尖的小提琴家:
Gil Graham
Sarah Chang
AS Mutter
Itzhak Perlman
Hilary Khan
Joshua Bell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8 20:47
在欣赏三和兄所贴的提琴名曲时,想起了今天在《星报》上看到一则有关价值5百万的 斯特拉底瓦里提琴被盗的消息,思维又奔逸了。

世界上所有乐器中,我以为提琴最为神秘。

巴洛克时代是人类音乐史极为重要和辉煌的时代,很多乐器也在那时定型,但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些乐器也在不断的在改进和变化,铜管,木管,键盘尤其是这样。现在的这些乐器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老柴时代的那些乐器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是造型还是音色已今非昔比。但提琴却不是这样,几百年前的一把意大利名琴现在不仅有价值连城的收藏价值,更有现在生产的提琴不能比拟的演奏价值。用现代技术生产,经过精心选材制造的提琴,最贵者也就是几十万美元,而一把意大利名琴,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美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不能拥有一把斯特拉底瓦里或是瓜那利,大师的头上好像也就少了不少光芒,杜普雷,马友友,穆特无不是这样,为什么钢琴不能如此?

意大利提琴的秘密究竟在哪里???
多羡鱼少结网 发表于 2014-2-7 00:2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您的留言,它给了我不少乐器的知识和音乐的典故,很有趣,相信对其他网友也是这样的,谢谢。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8 21:08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2-8 21:19 编辑
当前世界上最顶尖的小提琴家:
Gil Graham
Sarah Chang
AS Mutter
Itzhak Perlman
Hilary Khan
Joshua Bell
平等心 发表于 2014-2-7 12:20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平等心朋友的留言,也谢谢你的介绍和推荐,下面不妨先听几首由约夏 大卫 贝尔Joshua Bell演奏的曲子。

约夏 大卫 贝尔Joshua Bell,美国小提琴演奏家,1967年生。他的琴为值350万美元的手工古琴。我觉得贝尔的演奏特点是悠扬、深情、甜到腻。
九、圣玛利亚 Ave Maria   约夏贝尔  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vlTuBnpKpc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8 21:17
十、哦,亲爱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  约夏 贝尔演奏

这是一部歌剧里的一首曲子。对这个歌剧我所知几乎空白,但这首曲子却百听不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CCSK57YN4k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8 21:46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2-8 21:49 编辑

十一、等爱的女子(又名 薰衣草的女子)  Ladies in Lavender   小提琴演奏 约夏 贝尔

和前面的曲子不同,这是一首比较现代的曲子,是同名电影的主题音乐。故事描写一对英国老姐妹在自家外面的海边礁石上救了一个青年,是个不懂英语的波兰青年音乐家,在照顾他的日子里,两姐妹都对青年人产生了爱。后来提琴家离开了小村,还在伦敦开演奏会,并寄了两张票给老姐妹,她们欣然前往聆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n1qD4CBM


youtube上传者的说明文字:




这首温婉悱恻的"薰衣草女人 Ladies in Lavender" 是2004年英国同名电影(有译"等爱的女人")的主题曲, 旋律贯穿整部电影, 为它涂上了一层惊艳,哀怨和缅怀的紫色, 也像女主角娥秀拉心底里永恒沥血的叹息:"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电影中心人物两个老姐妺, 由英国资深女星 Maggie Smith 和 Judi Dench 分别饰演。她们以其炉火纯青的演技,把两人重重抑压的爱恨交煎演活了,也把那注定无诗?的忘年单恋谱出薰衣草的香味,历久不散,让人多年后仍记得这部隽永小品的电影。
曾经出色演绎"红色小提琴"电影音乐的约书亚贝尔 Joshua Bell,又再拉出"薰衣草女人"中所有的主题旋律。其緾绵悱恻的演绎,足以震憾心灵?,催人下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4RIPjk6Jh4

作者: 平等心    时间: 2014-2-8 22:09
我有幸听过Perlman,Mutter的现场。Chang的现场有次有机会不过不幸工作忙,错过了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14-2-15 09:36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4-2-15 09:37 编辑

约夏贝尔演奏的小提琴浪漫金曲8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uMGZ_RrO1U

1、肖邦 升C小调《小夜曲》
2、普契尼 《亲爱的爸爸》
3、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4、马斯奈 《挽歌》
5、舒曼 《梦幻曲》
6、克莱斯勒 《爱之忧伤》
7、克莱斯勒 《爱之忧伤》
8、克莱斯勒 《美丽的露丝玛琳》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